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香膏

黄香膏

验方新编》卷八:黄香膏

药方名称黄香膏

别名黄油膏

处方松香、白水煮透,取出放冷水内搓洗数10下,再煮再洗,如此9次,倒地得冷取起。每1两加:轻粉3钱,银朱1钱,白蜜少许。

功能主治赚疮;及一切痈毒大疮,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上药炼老成珠,加菜油少许,炖热搅匀,看疮之大小作饼。置疮上,将绸条扎住。1周时取下,用滚水搓洗极净,翻转再贴,周时取下,再洗再贴。只要1个药饼直贴到好,不须另换。待疮好,将此药饼洗净收好,如遇此疮,再与别人贴,仍前1周时1洗1贴。此饼若医过3人之后,贴上即好,若医过10人,贴上更能速愈,奇绝妙绝。

摘录验方新编》卷八

《卫生鸿宝》卷二:黄香膏

药方名称黄香膏

处方松香、东丹各等分(研细,纳胡葱管内,饭上蒸熟,取出,用腊月腌猪油擂和),青皮(不坏大者,水浸,用槌钻戳多孔在上,劈开去瓤)。

制法松香、东丹装满青皮内,对合,在灯上烧沥取油,理土中1月,出火毒则不痛。

功能主治小儿胎毒,瘌痢满头肥疮。

用法用量将少许涂疮上,药自化开。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摄生众妙方》卷八:黄香膏

药方名称黄香膏

处方百草霜、香油、桐油、黄香、乳香没药

制法上为末,合和为膏。

功能主治黄水、肥、臁等疮。

用法用量搽患处。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猜你喜欢

  • 银锁匙

    药方名称银锁匙处方天花粉24克玄参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烦渴,退口烧。治喉风心烦,口干作渴。用法用量每于食后用井花水调服6克。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 海螵蛸和生大黄

    药方名称海螵蛸和生大黄处方海螵蛸、生大黄各等量制法研粉拌匀,装胶囊,每粒0.5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总有效率98%。用法用量每次服4~6粒,每4~6小时服1次。摘录《单验方

  • 柴胡泽泻汤

    药方名称柴胡泽泻汤处方柴胡2两,泽泻2两,橘皮(一方用桔梗)2两,黄芩2两,枳实2两,旋覆花2两,升麻2两,芒消2两,生地黄(切)1升。功能主治小肠热胀,口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

  • 加味芎苏饮

    药方名称加味芎苏饮处方川芎8分,陈皮8分,白芷8分,款冬花8分,紫苏7分,梗叶7分,茯苓7分,苍术1钱,半夏1钱,麻黄1钱,杏仁1钱,甘草5分,桑白皮(炒)5分,细辛3分。功能主治冬月时病咳嗽,头痛拘

  • 胡桐泪汤

    药方名称胡桐泪汤处方白芷、麦冬、当归、生地、花粉、石膏、细辛、升麻、干葛、胡桐泪。功能主治小儿卧时,开口当风,吸入风邪,留连不解,令齿缝酸痛。摘录《慈幼新书》卷二

  • 解散

    《千金》卷二十四:解散药方名称解散别名大黄汤处方升麻3两,大黄3两,黄连3两,甘草3两,黄柏3两,芍药6两,白鸭通5合,黄芩4两,栀子仁14枚,竹叶(切)1升,豉1升。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大小便赤。

  • 利水益元散

    药方名称利水益元散处方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猪苓半两,泽泻半两,滑石(水飞)6两,甘草3钱。功能主治湿热蛊证,二便不利,正气亏虚。用法用量上为末。每服3钱,食还,灯心汤调下。摘录《简明医彀》卷

  • 补骨脂裹方

    药方名称补骨脂裹方处方补骨脂(微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用法用量用醋煮黄米粥,摊在纸上,封裹损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生地黄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生地黄散药方名称生地黄散处方生干地黄60克黄芩赤芍药黄连(去须)蒲黄地骨皮各3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心肺积热,流注大肠,大便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

  • 地黄艾叶汤

    药方名称地黄艾叶汤别名艾叶汤处方熟干地黄(焙)2两,艾叶(炒)2两,人参1两,地榆1两,干姜(炮裂)1两,阿胶(炒燥)1两,当归(切,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腰腹疼痛。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