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通草散

通草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草散

药方名称通草散

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老人减半)

来源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皆曰此痢也。闻泗州青阳镇李中和助教善医,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脉,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涩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旧因伏暑,小便转导入大腑,由心经而过,遂化为血,大小便下,故其状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归本藏即安。

信知天下有如此妙医,余家致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记传久。

炮制上剉如大米粒,或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下血如久痢。

用法用量就剉时每服秤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细末。即每服抄二钱。依前法煎,食后并夜卧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通草散

药方名称通草散

处方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鼻齆,气息不通,不闻香息。

用法用量绵裹少许,纳鼻中。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猜你喜欢

  • 都气丸

    《张氏医通》卷十六:都气丸药方名称都气丸处方熟地黄10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微焙)各52克牡丹皮白茯苓(去皮)白泽泻(去毛)各40克五味子30克制法上药七味为末,炼白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肾敛肺

  • 四苓汤

    药方名称四苓汤处方茯苓白术(土炒)猪苓泽泻功能主治利水除湿。治水泻,小便不利。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 人中黄丸

    药方名称人中黄丸处方大黄黄连黄芩人参桔梗苍术防风滑石香附人中黄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四时疫疠。用法用量每服70丸。如气虚者,用四君子汤送下;血虚者,用四物汤送下;若痰

  • 扁豆散

    《叶氏女科诊治秘方》卷二:扁豆散药方名称扁豆散处方白扁豆30克(生用)功能主治解毒行血。主毒药伤胎,败血冲心,闷乱喘汗欲死者。用法用量研极细末,新汲水调下6~9克。口噤者,撬开灌之。摘录《叶氏女科诊治

  • 柴胡芍药茯苓汤

    药方名称柴胡芍药茯苓汤处方芍药3钱,柴胡2钱,茯苓3钱,半夏3钱,甘草2钱,桔梗3钱。功能主治耳内热肿疼痛。用法用量煎半杯,热服。热盛,加黄芩;脓成,加丹皮、桃仁。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大圣万安散

    药方名称大圣万安散处方白术2钱半,木香2钱半,胡椒2钱半,陈皮(去白)5钱,黄耆5钱,桑白皮5钱,木通5钱,白牵牛(炒,取头末)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女人症瘕癖气,腹胀胸满,赤白带下;久患血气虚弱

  • 阿胶甘草犁膏汤

    药方名称阿胶甘草犁膏汤处方阿胶3钱,甘草3钱(炙),梨膏5钱(冲)。功能主治温疫肺虚咳嗽。摘录《温热经解》

  • 冰灰散

    药方名称冰灰散别名冰炭散处方山栀仁、香白芷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冰炭散(《嵩崖尊生》卷六)。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二

  • 四妙汤

    药方名称四妙汤处方紫草升麻糯米各30克甘草(生)7.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小儿麸豆疮欲出,浑身壮热,情绪不乐,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

  • 麻黄桂枝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麻黄桂枝汤药方名称麻黄桂枝汤处方柴胡(三钱) 芍药(二钱半)桂枝(去皮.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黄芩(一钱半)半夏(一钱三分)人参(一钱)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