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远志流浸膏

远志流浸膏

药方名称远志流浸膏

来源远志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为棕色的液体。

炮制远志中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有效成分完全漉出,收集续漉液,在60℃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滤液,混合后滴加浓氨试液适量使微显碱性,并有氨臭,用60%乙醇稀释使成1000ml,静置,俟澄清,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痰药。用于咳痰不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2ml,一日1.5~6ml。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碧丹

    药方名称碧丹处方玉丹3分,百草霜半匙(研细),灯草灰(如瓦灰色)1厘,甘草末3匙,薄荷末2分(研极细),好冰片半分(多加尤妙)。制法再研匀,入小瓷罐,塞紧口,勿令出气。功能主治消痰清热,祛风解毒,开喉

  • 桂附醒风汤

    药方名称桂附醒风汤处方附子1个7钱,天雄1个1两,南星1个1两(并生用,去皮脐),蝎梢半两(去毒)。功能主治中风涎潮,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两,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7分,

  • 调气木香丸

    药方名称调气木香丸处方木香2两,羌活2两,川芎2两,槟榔2两,桂心2两,川大黄4两(锉碎,微炒),郁李仁4两(汤浸去皮,微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风及气,脏腑壅滞,宿食不消

  • 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桂枝黄耆白薇款冬花散处方桂枝(去皮)3钱,黄耆(去头上皱皮,蜜水润透,蒸半炷香,取出炙燥,槐砧上锉碎)5钱,白薇(取山东所产者,柔黄而香,用糯米泔浸1宿,取出晒干,槐砧土锉碎,蒸之,从已至申)

  • 归肠散

    药方名称归肠散处方橡斗子半两(蜜炙黄),木贼半两(烧灰留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肠虚脱肛。用法用量每服1钱,乳食前陈米饮调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扶正散邪汤

    药方名称扶正散邪汤处方人参1钱,半夏1钱,甘草1钱,白术3钱,茯苓3钱,柴胡3钱。功能主治正气虚而邪气入,头痛发热,右寸脉大于左寸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男科》卷上

  • 加味牛黄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味牛黄散药方名称加味牛黄散处方牛黄(另研.二钱半)麝香(另研.二钱半)犀角屑(二钱半)羚羊角屑(二钱半)龙齿(另研.二钱半)防风(去芦.二钱半)天麻(二钱半)独活(

  • 膈下逐瘀汤

    药方名称膈下逐瘀汤处方灵脂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 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膈下瘀阻气滞,形成痞块,痛

  • 内补黄耆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内补黄耆汤药方名称内补黄耆汤处方黄耆当归芍药 干地黄半夏各9克茯苓人参桂心远志麦门冬甘草五味子白术泽泻各6克干姜12克大枣30枚制法上十六味,哎咀。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气血两

  • 马兜铃丹

    药方名称马兜铃丹别名马兜铃丸处方马兜铃1两,紫苏子1两,人参1两,款冬花半两,木香半两,杏仁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肺壅咳嗽,大便不利。用法用量马兜铃丸(《卫生总微》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