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还少丹

还少丹

洪氏集验方》卷一: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别名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山药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45克山茱萸茯苓(去皮)五味子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蒲巴戟(去心)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热)楮实舶上茴香各30克枸杞子熟干地黄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养心安神。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来老先衰,疲乏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

《直指》卷九: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山药(炮)1两半,牛膝(酒浸,焙)1两半,白茯苓1两半,山茱萸1两半,舶上茴香(炒)1两半,续断1两,菟丝子(洗,酒浸,烂研,焙)1两,杜仲(去粗皮,姜汁涂炙,截,炒)1两,巴戟(去心)1两,苁蓉(酒浸,焙)1两,北五味子1两,枳实1两,远志(姜汁腌,取肉,焙)1两,熟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主心虚肾冷,漏精白浊,梦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直指》卷九

《扶寿精方》: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半斤(黑豆1碗,水3碗同煮,去豆),牛膝(酒浸,炒)6两,生地黄(酒浸,9蒸9晒)6两,肉苁蓉(酒浸,刮去浮甲心膜,酒拌蒸,酥炙)6两,黄柏(去皮,炒褐色,先用酒浸)4两,补骨脂(酒浸1宿,东流水洗,蒸半日)4两,车前子(微炒)4两,柏子仁(微炒)4两,麦门冬(水润,去心,微炒)4两,天门冬(去心,酒拌蒸)2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煮熟红枣去皮核,同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发白返黑,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午前酒送下。至100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

注意莱菔猪血羊肉

摘录《扶寿精方》

《叶氏女科》卷四: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地黄4两,山药2两,山茱萸2两,杜仲(姜汁制)2两,枸杞子2两,牛膝(酒浸)1两,远志(姜汁浸炒)1两,肉苁蓉(酒浸)1两,北五味1两,川续断1两,楮实子1两,舶茴香1两,菟丝子(制)1两,巴戟肉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男子虚寒艰嗣。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脾肾不足而足痿者,及一切亏损体弱之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叶氏女科》卷四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蒲公英1斤(一名耩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3-4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者,连根带叶取1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1两,香附子5钱。

功能主治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主

用法用量后2味为细末,入蒲公草内淹1宿,分为20团,用皮纸3-4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任便,久久方效。

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

《摄生众妙方》卷二: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莲花蕊3两,生地黄3两,熟地黄(怀庆者佳)3两,五加皮(海州者佳)3两,槐角子3两,没实子6个(三阴三阳,有孔阴,无孔阳)。

制法上药木杵、石臼捣碎,将绢缝袋一个,长8寸宽6寸装药,用无灰好酒10斤,入不津瓷坛同浸,春、冬一月,夏10日,秋20日,满日取药晒干,仍用木杵、石臼捣为细末,炼蜜为饼,又以薄荷为末,一层饼放一层末。

功能主治养血消痰,乌须黑发。主

用法用量每饭后取数饼噙化,其酒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酒须连日饮尽,若久收恐味变也。酒药尽而须发黑矣,若欠黑,再照前制作2-3料可矣,多不过4料。若饼子难噙化,可作丸子,以酒咽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外科大成》卷二: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地黄山药(微炒)、山茱萸、白茯苓、枸杞、巴戟天(酒浸)、牛膝(酒浸)、五味子肉苁蓉(酒浸,去鳞,焙干,酥炙)、杜仲(酒、姜拌炒)、远志甘草水浸汤下)、楮实子(酒浸)、石菖蒲(去毛,忌铁)、小茴香(盐、酒炒)、续断(酒浸)、菟丝子(酒蒸)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煮红枣肉苁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进饮食。主鹤膝风。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黄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各1次。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还少丹

药方名称还少丹

处方何首乌(黑豆蒸)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酒蒸)6两,肉苁蓉(酒蒸)6两,黄柏(酒浸,炒褐色)3两5钱,补骨脂(酒浸,水蒸)3两5钱,车前子(微炒)3两5钱,柏子仁(微炒)3两5钱,干山药(微炒)3两5钱,秦当归2两5钱(酒洗),菟丝子(水淘,去砂,酒煮,捣成饼,晒干)2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俱勿犯铁器,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盐汤、白汤、酒任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白汤

    药方名称白汤处方菊花20克,苦参20克,当归20克,生黄芪20克,白蒺藜15克,防风15克,桔梗15克,苍术15克,黄芩15克,牛膝15克,白芷10克,续断10克,生地10克,桂枝5克,薄荷5克。功能

  • 芎黄汤

    药方名称芎黄汤别名小芎黄汤(《医学入门》卷八)。处方川芎30克黄芩18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自汗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5~20克,用水220毫升,同煎至150毫升

  • 板蓝根夏枯草饮

    药方名称板蓝根夏枯草饮处方板槛根30克夏枯草2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板蓝根、夏枯草同水煎,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用于腮腺炎肿痛发热有硬块者。用法用量每次10~20克,每日3次。摘录《

  • 川芎香附汤

    药方名称川芎香附汤处方川芎1两,香附子1两,羌活1两,苍术(米泔浸)1两,细辛7钱半,茵陈7钱半,甘菊2两,薄荷2两,白芷2两,荆芥8钱,甘草8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厥头痛,风寒脑后疼,及伤寒伤风

  • 坠痰丸

    《丹台玉案》卷四:坠痰丸药方名称坠痰丸处方大黄(酒煨)30克 贝母(去心)胆星青礞石(煅过)石菖蒲各30克麝香3克蛇含石(煅红,醋淬七次)15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为丸。功能主治治痰火凝结于胸膈,以致癫

  • 回阳汤

    《银海精微》卷下:回阳汤药方名称回阳汤处方附子人参当归川芎赤芍药茯苓五味子细辛车前子甘草功能主治治眼珠淡红,羞明难开。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1枚、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下《丹台玉案》

  • 抑阳酒连散

    药方名称抑阳酒连散处方生地黄独活黄柏防风知母各0.9克蔓荆子前胡羌活白芷生草各1.2克黄芩(酒制)寒水石栀子黄连(酒制)各1.5克防己0.9克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祛风除湿。治肾阴不足,风湿夹热,上蒸于目

  • 矾黄散

    药方名称矾黄散处方矾石(晋州者,熬汁枯)半两,雄黄(好者)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耳内脓水,疼痛不止。用法用量每用手指甲挑半字,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干,却滴生麻油1-2点入耳内,仍以绵杖子粘药末在

  • 连茱丸

    药方名称连茱丸处方黄连(炒)5钱,山栀(炒)5钱,滑石5钱,吴茱萸(泡)5钱,荔枝核(烧存性)3钱。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热乘心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摘录《医统》卷五十

  • 调阴养阳汤

    药方名称调阴养阳汤处方苁蓉1钱,羊藿1钱,白术1钱,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熟地1钱半,柏仁1钱半,玉竹1钱半,天台6分,甘草6分。功能主治酒病成蛊。用法用量姜、枣为引,水煎,温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