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返阴丹

返阴丹

《博济》卷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处方太阴玄精石1两,硫黄1两,消石1两(各为末),腻粉半两。

制法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内,用纸盖覆,慢火煨久,候药上有黄芽生起便止,倾乳钵内,闭气,细研500-700下,用蒸饼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厥逆。

用法用量若伤寒脉候微细,四肢冷逆者,及曾经转泻者,煎艾汤约1盏,先热吃艾汤一半,细嚼1丸,以汤下之。须臾汗出便愈,重者2丸必愈。

摘录《博济》卷一

《圣惠》卷十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别名破阴丹

处方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药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内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细;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用法用量破阴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三因》本方用法: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熟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四面灰盖,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为末,同研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汤送下,顿服,汗出为度。未退,乃大着艾炷,炙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则以葱馅熨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猜你喜欢

  • 既济豁痰汤

    药方名称既济豁痰汤处方生地3钱,白芍1钱(炒),茯神3钱,钩藤3钱,丹皮1钱5分,当归2钱,柏子仁2钱,枣仁2钱(炒,研),龟版4钱。功能主治头痛厥逆,痰聚胞络,目定口噤,手足冷不过肘膝,属阴虚有火者

  • 寸金丸

    《御药院方》卷十:寸金丸药方名称寸金丸别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丸、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御药院方》卷十)、黍米寸金丹(《外科正宗》卷一)。处方蟾酥6克 全头蜈蚣7个(头尾全用,半酥炙黄色)

  • 桂枝解肌汤

    药方名称桂枝解肌汤处方桂枝、赤芍、黄芩、甘草、人参、干葛、柴胡。功能主治痘靥之后,因外感风寒,头目昏痛,恶寒,其脉浮者。用法用量淡竹叶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 清金引血汤

    药方名称清金引血汤处方藕节9克 茅根15克 侧柏9克降香桑叶麦冬各6克 旱莲草9克 黑芥穗4.5克泽兰15克功能主治清燥润肺,引血下行。治经前鼻衄,经期提前或停闭,头晕耳鸣,口干欲饮,苔黄脉数。用法用

  • 阿胶棋子

    药方名称阿胶棋子处方阿胶(炙燥,为末)1两,干姜(炮裂,为末)半两,薤白(煮烂,细研)7茎。功能主治泄痢。用法用量上药以面5两拌和,薄切如棋子大,熟煮,空腹食之;少入五味调和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败毒荆防汤

    药方名称败毒荆防汤处方力子、连翘、前胡、桔梗、江壳、银花、荆芥、防风、甘草。功能主治发散托毒。主麻疹见标。用法用量肺热、疫热,加黄芩、川连。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 胶蜜汤

    药方名称胶蜜汤处方连根葱白3片,透明阿胶(炒)2钱,蜜2匙。功能主治老人、虚人大便秘涩。用法用量新水煎,去葱,入阿胶、蜜溶开,食前温服。摘录《直指》卷十五

  • 立安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立安散药方名称立安散处方穿山甲不拘多少(用温水洗去原着肉、皮、膜,好醋浸,炙令焦)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疼正发。用法用量每发时,用烂锉薤白1茎,药3克,热酒调下,食后。摘录《

  • 快胃丸

    药方名称快胃丸处方枳壳半斤,陈皮半斤,神曲半斤,灵脂半斤,玄胡半斤,生芍半斤,芦荟半斤,榔片半斤,香附半斤,川朴半斤,巴豆霜2钱,狗宝5分。制法上为细末,水为小丸。功能主治健胃化痰,缓下。主胃病胀满,

  • 独活散(肾脏中风)

    药方名称独活散(肾脏中风)处方独活(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当归(去芦.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天麻(一钱) 桂心(一钱)川芎(半钱)甘菊花(半钱)枳壳(麸炒.半钱)山茱萸(去核.半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