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健脾丸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酒炒),泽泻3两半,薏苡仁3两(炒),沉香6钱(另研),五加皮3两(炒),瓜蒌1两(用大瓜蒌2个,钻1孔,每个入川椒3钱,多年粪底1钱,敲米粒大,俱纳入瓜蒌内,外以绵纸糊完,再用绵筋、盐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红为度,取出择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药)。

制法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此药不伤脾气,大有补益。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证治宝鉴》卷七: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五加皮人参黄耆苍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吴萸、白芍黄连莱菔子、草蔻仁、大腹绒、泽泻、苏子、沉香瓜蒌、川椒。

制法荷叶煎汤,打黄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单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汤送下。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活人心统》卷一: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1两,木香5分,川黄连(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纸1两,茯苓8分,诃子1两,肉果(煨)1两,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朴5分,陈皮8分,砂仁5分,山药5分,莲子5分。

制法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猜你喜欢

  • 开胃圆

    药方名称开胃圆处方白芍药、麝香(细研),各一分;人参、木香、蓬莪(煨)、白术、当归(去苗.微炒),各半两。(一本无白术。)炮制上件捣,罗为末,都研令匀,汤浸炊饼和圆,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脏府怯弱,

  • 理脾化滞清疟饮

    药方名称理脾化滞清疟饮处方甜白术1钱5分(土炒),云苓1钱5分,制半夏2钱,炒枳壳1钱,青皮8分,甘草3分,柴胡5分,草蔻仁1钱(研)。功能主治小儿五岁至十岁以外而患疟者,初由饮食伤脾,脾虚食积不化,

  • 冬青方

    药方名称冬青方处方新砖2片,冬青叶5斗。制法以冬青叶捣自然汁,浸砖数日,令透取出,掘地坑架砖于内,四下空,覆之日久,后砖上粉霜起,取霜,入脑子少许,无亦得。功能主治赤眼。用法用量点眼。摘录《普济方》卷

  • 括痰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括痰丸药方名称括痰丸处方半夏(制)60克白芥子60克干姜(炒黄)30克猪苓60克 炙甘草15克陈皮120克(切碎,用盐6克入水中,拌浸一宿,晒干)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

  • 清热调血汤

    药方名称清热调血汤别名清热四物汤(《万病回春》卷六)。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 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将来,腹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有热,加柴胡、黄

  • 参苏半夏汤

    《御药院方》卷五:参苏半夏汤药方名称参苏半夏汤处方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五味子2两,桑白皮(炒)2两,陈皮(去白)2两,白术2两,紫苏叶2两,半夏(生姜制)2两。制法上

  • 含化雌黄丸

    药方名称含化雌黄丸处方雌黄1分(细研),蟾酥半分。制法上药相和,以瓷器盛,干饭甑内蒸一炊,熟久候冷,看得所,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口疮,多痰涎,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绵裹1丸,含化咽津。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 七香丸

    药方名称七香丸处方甘草(锉碎,炒)甘松(去土拣净)缩砂仁丁香皮姜黄益智各30克 香附子(按去毛净)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小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郁闷忧思,腹胁胀疼;或内伤跌扑,一切气滞

  • 加味生姜理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生姜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生姜、甘草(炙)、半夏、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恶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九

  • 白蔹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药方名称白蔹丸处方鹿茸(醋蒸,焙)60克白蔹金毛狗脊(燎去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用法用量每服5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