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葆真丸

葆真丸

《准绳·女科》卷四:葆真丸

药方名称葆真丸

处方鹿角胶半斤(锉作豆大,就用鹿角霜拌炒成珠,研细),杜仲(去粗皮,切碎,用生姜汁1两同蜜少许拌炒断丝)3两,干山药2两,白茯苓(去粗皮,人乳拌,晒干,凡5-7次)2两,熟地黄2两,菟丝子(酒蒸,捣,焙)1两半,山茱萸肉1两半,北五味子1两,川牛膝(去芦,酒蒸)1两,益智仁(去壳)1两,远志(泔煮,去骨)1两,小茴香(青盐3钱同炒)1两,川楝子(去皮核,取净肉,酥炙)1两,川巴戟(酒浸,去心)1两,破故纸1两,胡芦巴(同故纸入羊肠内煮,焙干)1两,柏子仁(去壳,另研如泥)半两,川山甲(酥炙)3钱,沉香3钱,全蝎(去毒)1钱半。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好嫩肉苁蓉4两(酒洗净,去鳞甲、皮垢,开心,如有黄白膜亦去之,取净2两),好酒煮成膏,同炼蜜和药末,捣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十二经络,起阴发阳,能令阳气入胸,安魂定魄,开三焦积聚,消五谷进食,强阴益子精,安五脏,除心中伏热,强筋骨,轻身明目,去冷除风。主九丑之疾。茎弱而不振,振而不丰,丰而不循,循而不实,实而不坚,坚而不久,久而无精,精而无子,及治五劳七伤,无于嗣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淡秋石汤、温酒任下,以干物压之。渐加至100丸。服7日,四肢光泽,唇脸赤色,手足温和,面目滋润。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张氏医通》卷十五:葆真丸

药方名称葆真丸

处方鹿角胶8两(即用鹿角霜拌炒成珠),杜仲(盐水拌炒)3两,干山药(微焙)3两,白茯苓(人乳拌蒸,晒)3两,熟地黄3两,山茱萸肉3两,北五味1两,益智仁(盐水拌炒)1两,远志甘草汤泡,去骨)1两,川楝子(酒煮,去皮核)1两,川巴戟(酒炒)1两,补骨脂1两,胡芦巴(与补骨脂羊肾煮,汁尽为度,焙干)1两,沉香5钱(另为末,勿见火)。

制法上为细末,入沉香和匀,以肉苁蓉4两(洗去皮垢,切开,心有黄膜去之,取净2两),好酒煮烂,捣如糊,同炼蜜杵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房劳太过,肾气虚衰,精寒不能生子。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温酒送下,以美物压之。

精薄者,加鳔胶6两。

各家论述此方不用桂、附壮火助阳,纯用温养精血之味,独以沉香益智鼓其氤氲,又以楝子抑其阳气,引诸阳药归宿下元,深得广嗣之旨。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鳞爪集》卷二:葆真丸

药方名称葆真丸

处方地黄2两,山药2两,杜仲3两,益智仁1两,牛膝1两,鹿角胶8两,茴香1两,巴戟1两,补骨脂1两,杞子1两,龟版胶4两,远志1两,枳实1两,胡芦巴1两,萸肉1两半,柏子霜5钱,五味1两,茯苓2两,川楝子2两,菟丝1两半,石菖蒲5钱。

制法用淡苁蓉4两打烂为丸。

功能主治通十二经脉,发阴起阳,定魄安魂,开三焦之积聚,补五脏之虚损,壮筋健骨,益寿延龄。主人或禀赋素薄,或调理失宜,男子衰弱无子,妇人寒冷无孕。

用法用量每服3-4钱,淡盐汤送下。

摘录《鳞爪集》卷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葆真丸

药方名称葆真丸

处方豨莶草1斤6两,白蒺藜1斤6两,天冬8两,熟地8两,人参8两,茯神4钱,枣仁4钱,枸杞4钱,牛膝4钱,杜仲4钱,续断4钱,五加皮4钱,山药4钱,山萸4钱,白术4钱,菟丝饼4钱,沉香4钱,朱砂4钱,南星4钱,沙苑子4钱,半夏4钱,鹿茸4钱,虎胆4钱,乳香2两,没药2两,黄芩2两,山楂2两,龙骨2两,地龙2两,土鳖2两,甜瓜子2两,骨碎补2两,肉桂2两,附子2两,炙甘草2两。

制法上研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去风湿,壮筋骨。主五劳七伤,左瘫右痪,腰酸腿痛,倦怠无力,少腹窜痛,男子遗精,肾虚头晕,心脏衰弱,失眠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辣物。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猜你喜欢

  •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药方名称温脾散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 首乌枸杞汤

    药方名称首乌枸杞汤处方首乌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功能主治补养肝肾,利湿固涩。主肾气虚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

  • 駃豉丸

    药方名称駃豉丸别名续命丸处方黄芩5两,大黄5两,栀子仁16枚,黄连5两(去毛),豉1升(熬),甘遂3两(泰山者),麻黄5两(去节),芒消2两,巴豆100枚,(去皮及心,熬研)(1方有杏仁70枚)。制法

  • 补气养血汤

    《伤科补要》卷三:补气养血汤药方名称补气养血汤处方人参、白术、甘草、白茯苓、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肉桂。功能主治气血兼补。主跌打损伤,营卫不足者。用法用量河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回春》

  • 柴胡达原饮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药方名称柴胡达原饮处方柴胡4.5克 生枳壳4.5克 川朴4.5克青皮4.5克 炙草2.1克黄芩4.5克 苦桔梗3克草果1.8克槟榔6克荷叶梗16厘米功能主治和中化湿,祛痰

  • 温阳降浊汤

    药方名称温阳降浊汤处方茯苓15克,白术12克,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4.5克,苏叶9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功能主治温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主肾脾阳虚,水气泛滥,

  • 补虚调中防风丸

    药方名称补虚调中防风丸处方防风3两,桂心3两,通草3两,茯神3两,远志3两,甘草3两,人参3两,麦门冬3两,白石英3两。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用

  • 二美散

    药方名称二美散别名二妙散、二妙丹处方吴茱萸(焙)、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癞疥脓窠间杂者。用法用量二妙散(《仙拈集》卷四)、二妙丹(《外科方外奇方》卷三)。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固中丸

    药方名称固中丸处方苍术1两,肉豆蔻(煨)1两。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久泄。用法用量每服50丸。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三

  • 解晕汤

    药方名称解晕汤处方荆芥3钱,人参1两,当归1两,炮姜1钱,黄耆1两。功能主治大补气血。主妇人甫产后,气虚欲脱,致成血晕,忽然眼目昏晕,恶心欲吐,额上鼻尖有微汗,鼻出冷气,神魂外越。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