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橘核丸

茴香橘核丸

《中国药典》: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茴香(盐炒)40g 八角茴香40g橘核(盐炒)40g荔枝核80g补骨脂(盐炒)20g肉桂16g川楝子80g延胡索(醋制)40g莪术(醋制)20g木香20g香附(醋制)40g青皮(醋炒)40g昆布40g槟榔40g乳香(制)20g桃仁16g穿山甲(制)20g

性状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酸、辛、苦。

炮制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散寒行气,消肿止痛。用于寒疝,睾丸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规格每100丸重6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橘核(盐炒)2两,厚朴(姜炙)5钱,桃仁2两,昆布2两,木通5钱,肉桂5钱,川楝子(炒)2两,玄胡索(醋炙)5钱,海藻2两,木香5钱,枳实(麸炒)5钱,小茴香(酒炒)8钱,海带2两。

制法桃仁单放,余药共为细末,另取精白面1两,黄酒2两,加适量清水,打成稀糊,取上药粉,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气散寒软坚。主因寒湿下注引起小肠疝气,睾丸肿大,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3钱,空腹时温酒或淡盐汤送下,日2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茴香橘核丸

药方名称茴香橘核丸

处方茴香(炒)40两,香附(炙)40两,昆布40两,荔枝核80两,穿山甲(炒)20两,肉桂(去粗皮)16两,橘核(炒)40两,青皮(炒)40两,大茴香40两,补骨脂(炒)20两,木香20两,桃仁(去皮)16两,槟榔40两,玄胡索(炙)40两,川楝子80两,莪术(炙)20两,乳香(炙)20两。

制法上为细粉,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功能主治散寒软坚,行气止痛。主各种疝气,睾丸偏坠,坚硬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羊肉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羊肉汤药方名称羊肉汤处方羊肉(一斤半.去脂膜.煮取汁)、生姜(二两)。当归(切焙)、芍药、黄芩、川芎、甘草(炙)、防风(去叉),各一两。炮制上除羊肉外,剉如麻豆大。功

  • 附子鹿茸煎

    药方名称附子鹿茸煎处方鹿茸2两,破故纸2两,山药2两,桂1两半,附子1两,牛膝1两,泽泻1两,熟地黄1两,山茱萸1两,茯神1两,巴戟1两,赤石脂1两,苁蓉4两,五味子半两,菟丝子3两,杜仲3两,麝香1

  • 大元胡散

    药方名称大元胡散处方乌药、灵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三棱、香附、甘草、元胡、陈皮、官桂、厚朴、防风。功能主治儿枕痛。各家论述产时其血块与儿俱下,则产后无患。若产妇脏腑风冷,使血瘀小腹不下,结聚疼痛

  • 二仁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八:二仁丸药方名称二仁丸处方杏仁(去皮、尖,面炒黄)麻仁(别研)枳壳(去瓤,面炒为末)诃子(炒,去核,为末)制法上药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致

  • 倍金散

    药方名称倍金散处方恶实子(炒)2两,神曲(炒)半两,虎杖花1两,山果子(和核)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倒靥黑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入荆芥7穗,紫草10根,煎至4分,去滓,温服。摘录

  • 蝉蜕钓藤饮

    药方名称蝉蜕钓藤饮别名蝉退饮、蝉蜕钓藤散处方钓藤2钱,天麻2钱,茯苓2钱,川芎2钱,白芍药2钱,甘草1钱,蝉蜕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肚疼惊啼。用法用量蝉退饮(原书卷十)、蝉蜕钓藤散(《兰台轨范》卷

  • 地胆散

    药方名称地胆散处方地胆、地锦各等分。制法上晒干为散。功能主治一切虫啮。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盏内用醋调,却用盏1只合定,慢火熬热,涂啮处。如已啮得2-3日;即先以牡蛎末1钱,新汲水调下,然后涂此药。摘录

  • 白芷螵蛸丸

    药方名称白芷螵蛸丸处方白芷(炒黑)1两,海螵蛸3个(煅),胎发1团(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带。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芷螵蛸散”。摘录《宋氏女科》

  • 清暑痢疾丸

    药方名称清暑痢疾丸处方黄连30克 归身75克白芍75克(炒)黄芩75克(炒)槟榔75克枳壳75克半夏60克地榆60克(炒)焦楂150克 川朴60克(炒)木香30克 熟军60克 二丑60克(炒)扁豆15

  • 人参当归散

    药方名称人参当归散处方干地黄、人参、当归、肉桂(去粗皮)、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白芍药二两。炮制上为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曰烦,其证心胸烦满,吸吸短气,头痛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