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苍耳丸

苍耳丸

《圣惠》卷二十四:苍耳丸

药方名称苍耳丸

处方苍耳叶不拘多少(阴干)。

制法上为末,用5两,取粟米2合,煮作粥,即研粥如膏。即用莨菪子,淘去浮者,炒令黄黑色,捣细罗为末,用1两,都相和令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疬疡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四

《圣惠》卷六十九:苍耳丸

药方名称苍耳丸

别名苍耳子丸

处方苍耳子2两,苦参2两,白蒺藜2两(微炒去刺),蝉壳1两(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风瘙,皮肤生隐疹,痒痛,或有细疮。

用法用量苍耳子丸(《普济方》卷三一七)。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朱氏集验方》卷二:苍耳丸

药方名称苍耳丸

处方苍耳草子、根、茎皆可用。

制法上锉,焙干,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温阳通脉汤

    药方名称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用法

  • 截泻丸

    药方名称截泻丸处方黄丹(飞过) 枯矾 黄蜡各30克 炒石榴皮24克制法将黄蜡熔化,再将黄丹、枯矾、石榴皮研细末投入,乘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久泻。用法用量每服5丸,赤痢空腹茶清送下,白痢空腹姜汤

  • 多妙汤

    药方名称多妙汤处方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功能主治凉血滋阴,清热化湿。主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

  • 香壳散

    药方名称香壳散处方橘皮(洗,去瓤)制法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心胸满闷不舒。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生姜汤调下。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七

  • 白薇散

    《千金翼》卷十八:白薇散药方名称白薇散处方白薇1两,干姜1两,甘草1两,栝楼2两,消石3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先纳甘草臼中,次纳白薇,次纳干姜,次纳栝楼,次纳消石,治下筛。功能主治虚烦。用法用量每服方寸

  • 续断丸

    药方名称续断丸处方川续断当归(炒)萆薢附子防风天麻各30克乳香没药各15克川芎23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四肢浮肿,朋肉麻痹。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饮送

  • 地血散

    《普济方》卷一五三引《活人书》:地血散药方名称地血散处方茜根4钱,大豆2钱,黄药子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一切毒。主热毒深入吐血,咯血,及诸热烦躁。用法用量每服3钱,新汲水调下。摘录《

  • 麻黄杏子汤

    《伤寒总病论》卷六:麻黄杏子汤药方名称麻黄杏子汤处方桔梗1两,麦门冬1两,麻黄1两半,杏仁3分,黄芩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时气8-9日,喘闷烦躁。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

  • 柴胡茵陈五苓散

    药方名称柴胡茵陈五苓散处方五苓散1两,茵陈半两,车前子1钱,木通1钱半,柴胡1钱半。功能主治伤寒温湿热病,汗下太早,湿热未除,以致遍身发黄,小便赤黑,烦渴发热。用法用量上分2服。用水1钟半,灯草50茎

  • 琥珀镇心丸

    药方名称琥珀镇心丸处方琥珀5钱,龙齿(煅,研)、川连(酒炒)、朱砂、麦冬1两,天竺黄7钱,犀角、羚羊角(研)6钱,枣仁、远志、茯神5钱,石菖蒲5钱,麝香2钱,牛黄3钱,珍珠2钱,雄黄5钱,金箔4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