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竹茹散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肺痈烦闷,咳嗽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3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白茯苓30克栀子仁30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石膏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三四月,胎动不安,手足烦热,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8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六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竹茹散

药方名称竹茹散

处方竹茹15克伏龙肝30克石膏30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30克(去心,焙)黄芩15克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鼻衄,烦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20毫升,煎至6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红白痢症丸

    药方名称红白痢症丸处方诃子16两,乌梅肉16两,茶叶2两4钱,鸦胆子(去油)16两,木香2两4钱。制法茶叶单放,余药共轧为细粉,用方中茶叶煎水泛为小丸。功能主治清热止痢。主红白痢疾,腹痛水泻。用法用量

  • 解毒排脓散

    药方名称解毒排脓散处方连翘、川芎、柴胡、酒芩、青皮、忍冬、牛蒡子、黄耆、皂角刺、大黄、当归。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钟,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引《修月鲁

  • 定痫丹

    药方名称定痫丹处方人参3钱,当归3钱,白芍(炒)3钱,茯神5钱,枣仁(炒)5钱,远志(去心)3钱,琥珀3钱,天竺黄4钱,白术(土炒)5钱,橘红3钱,半夏(姜制)3钱,天麻3钱,钓藤钩4钱,甘草(炙)2

  • 大风膏

    《外科启玄》卷十二:大风膏药方名称大风膏处方大风子100个,枯矾5分,川椒末1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裙边疮。用法用量用油调搽。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摄生众妙方》卷八:大风膏药方名称大风膏

  • 石斛清胃方

    药方名称石斛清胃方处方石斛茯苓橘皮枳壳扁豆藿香丹皮赤芍各等份甘草减半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清胃生津,健脾凉血。治麻疹后期,胃热津伤,脾气虚弱,呕吐,不欲饮食,口干作渴,舌质红,苔薄腻,脉虚数。用法用量

  • 姜芍散

    药方名称姜芍散处方干姜(炒黑)5钱,白芍(酒炒)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带下,不论新久。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米饮调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青宝丹

    药方名称青宝丹别名青敷药(《青囊秘传》)。处方大黄500克姜黄240克黄柏240克白芷180克青黛120克,白及120克 花粉60克陈皮120克甘草60克功能主治箍毒托脓。治痈疖疔毒,焮红肿痛。用法用

  • 法制清气化痰丸

    《校注妇人良方》卷五:法制清气化痰丸药方名称法制清气化痰丸处方半夏南星(去皮、尖)白矾皂角干姜各120克上药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1.25升,煎取750毫升,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

  • 拔疔毒丸

    药方名称拔疔毒丸处方雄黄、大黄、巴豆各等分(略去油,去膜心壳)。制法上为细末,以飞面,陈醋煮面糊为丸,如风仙子大。功能主治各种疔,重至走黄。用法用量重者23丸,轻者13丸,热水送下,服后待泻4-5次,

  • 地黄生姜煎丸

    药方名称地黄生姜煎丸处方生姜汁1升,生地黄汁5升,蜜2斤(绵滤过),生麦门冬汁3升,牛胫骨内髓1升,茯神(去木)4两,甘草(炙)4两,石斛(去根)4两,黄连(去须)4两,栝楼根5两,五味子(微炒)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