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消膏

立消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立消膏

药方名称立消膏

处方雄黄9克 川山甲9克大黄9克芙蓉叶9克五倍子9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用醋调敷,或配软膏。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直指》卷二十:立消膏

药方名称立消膏

别名至妙立消膏、立消散、立消丹

处方雪白盐(净器中生研)少许。

功能主治浮翳、粟翳,雾膜遮睛,或来或去,渐发差大,侵睛减明。

用法用量至妙立消膏(《活幼口议》卷二十)、立消散(《医学入门》卷七)、立消丹(《眼科全书》卷六)。

摘录《直指》卷二十

猜你喜欢

  • 橘皮粥

    《圣惠》卷九十七:橘皮粥药方名称橘皮粥处方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紫苏茎叶1两,大腹子3枚,桑根白皮1两半,生姜3分(切),粳米2合。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脚气。心胸壅闷,气促不食。用法用量以水

  • 紫苏麻仁粥

    《重订严氏济生方》:紫苏麻仁粥药方名称紫苏麻仁粥处方紫苏子 麻子仁功能主治顺气滑肠。治大便秘结。用法用量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普济本事方》:紫苏麻仁粥药方

  • 止痛散

    药方名称止痛散处方柴胡45克甘草(炙)22.5克 瓜篓根60克当归黄芩120克(一半酒,一半炒)生地黄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者。用法用量每服

  • 大腹丸

    药方名称大腹丸别名高良姜丸处方大腹(连皮锉)3两,槟榔(生用)3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研)3两,高良姜3两半。制法上4味,除研外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痰癖,醋心吐沫

  • 枳实连槟丸

    药方名称枳实连槟丸处方枳实30克黄连30克槟榔30克黄芩30克木香30克黄柏30克当归60克阿胶60克(粉炒)制法上药研末,蜜丸。功能主治治妇人腹怀鬼胎,脉涩数者。用法用量每次9克,蟹爪汤下。摘录《医

  • 金花一圣散

    药方名称金花一圣散处方川乌头(去皮脐)、川芎、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先用葱青3-4寸,薄荷3-4叶,安于盏内,同药食后点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活血通经散

    药方名称活血通经散处方白芷1两半,肉桂1两半,刘寄奴(取穗)5两,赤芍5两,凌霄花2两,苏木2两,红花2两,牛膝(土者尤可)2两,甘草2两,香附2两,木通1两,桃仁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气虚留

  • 贝母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药方名称贝母饮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功能主治主肺

  • 葱豆洗汤

    药方名称葱豆洗汤别名蒺藜子汤、蒺藜汤处方赤小豆1升,葱(合青,切)1升,蒺藜子1升(碎),菘菜子1升(舂碎),蒴藋(切)5升,巴豆100枚(合心皮,打破)。功能主治虚热及服石热,当风露卧,冷湿伤肌,热

  • 藿胆丸

    药方名称藿胆丸处方广藿香叶4000g猪胆粉315g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特异,味苦。炮制取广藿香叶粉碎成细粉,过筛;取猪胆粉用乙醇加热回流,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减压干燥,磨成细粉,与广藿香叶细粉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