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仁丸

椒仁丸

全生指迷方》卷三:椒仁丸

药方名称椒仁丸

别名治血分椒仁丸

处方五灵脂半两,吴茱萸(炒)半两,延胡索(炒)半两,芫花(醋浸1宿,炒)1分,续随子(去皮,研)半两,郁李仁(去皮,研)半两,牵牛(炒熟)半两,石膏(火煅过)1分(研),椒仁半两,甘遂(炒)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木香半两,胆矾1钱(研),砒1钱(研)。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水肿。身体及髀股胻皆肿,环脐而痛,不可动,动之为水,亦名伏粱。石水,腹中如鼓,按之坚硬,腹中时痛,始起于目下微肿,时喘,小便不利,四肢瘦削,其脉自沉,大便利则逆。因经水断绝后致四肢面目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血不通则为水矣。

用法用量治血分椒仁丸(《外科发挥》卷五)。《普济方》有巴豆。《女科撮要》云:“此方药虽峻利,所用不多,若畏而不服,有养病害身之患,常治虚弱之人亦未见其有误也。”

如妇人血分,去木香,加斑蝥芫青各30枚(去头足翅),炒当归半两。

临床应用妇人血分:一妇人月经不调,晡热内热,饮食少思,肌体消瘦,小便频数,服济阴丸,月经不行,四肢浮肿,小便不通。余曰:此血分也。朝用椒仁丸,夕用归脾汤渐愈,乃以人参丸代椒仁丸,两月余将愈,专用归脾汤五十余剂而痊。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

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椒仁丸

药方名称椒仁丸

处方椒仁、商陆橘皮、桑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利小便。主脚气,血分,水肿。膝胫痿弱,胸中痞闷,小便不通。妇人经水断绝,继则四肢浮肿,足膝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送下,以通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

猜你喜欢

  • 烂泥丸

    药方名称烂泥丸处方生大蒜1枚(如有独蒜更妙)。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或痛或痒。用法用量选多人行走地土上,用口唾沫将蒜在地上磨烂,即以蒜泥涂敷在患处;如已见头,即留出头,涂敷四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催生如圣汤

    药方名称催生如圣汤处方苍术、枳壳、桔梗、陈皮、芍药、白芷、川芎、当归、肉桂、半夏、甘草、干姜、厚朴、木香、杏仁、茯神。功能主治妊妇欲产,痛阵尚疏,经2-3日不生,或产母气乏蒌顿,产道干涩,致令难产;及

  • 金花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金花五味子汤处方桔梗1钱,贝母1钱,紫菀8分,当归8分,桑白皮6分,麦门冬6分,薄荷6分,五味子5分,山栀仁5分,连翘5分,生地黄7分,半夏4分,黄芩(中枯者)1钱,甘草(生)3分,乌梅半枚,

  • 竹叶玉女煎

    药方名称竹叶玉女煎处方生石膏18克 干地黄12克麦门冬12克知母6克牛膝6克竹叶9克功能主治治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耳聋干呕,烦渴脉数。甚者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先煮石膏、地

  • 红浆水

    药方名称红浆水处方干胭脂1钱,铁浆水6钱。制法上药都拌匀。功能主治天行眼。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 嚼药防己散

    药方名称嚼药防己散别名防己散处方薄荷、百药煎、枯矾、防己、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热嗽失声。用法用量入口细嚼,旋旋咽下。摘录《得效》卷五

  • 代痛散

    《接骨入骱》:代痛散药方名称代痛散处方蟾酥1分,生半夏1分,生南星1分,芋艿(要生姜地上更佳,打汁为妙,听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筋骨折伤疼痛。用法用量芋艿汁捣敷。即不痛。摘录《接骨入骱》《伤科补

  • 断砂散

    药方名称断砂散处方甘草、干姜、川乌(炮)、枯矾(炒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青筋。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送下。摘录《回春》卷三

  • 加减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减紫菀汤处方贝母、前胡、紫菀、白术、桑皮、甘草、黄芩、紫苏、陈皮、五味子、知母、杏仁、赤苓、当归、麻黄。功能主治止嗽安胎。主妊娠咳嗽,因感风寒伤肺而成,谓之子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瓜蒌枳壳汤

    《万病回春》卷二:瓜蒌枳壳汤药方名称瓜蒌枳壳汤处方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制法上锉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