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羚角汤

柴胡羚角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6克 归尾6克 杜红花3克碧玉散9克(包煎)羚角片9克(先煎)桃仁9粒 小青皮4.5克 炒川甲3克 吉林人参3克 醋炒生锦纹9克

功能主治和解偏重破积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者。

用法用量水煎,临服调入牛黄膏3克。

备注此方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并为君药;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并为臣药;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牛黄膏清醒神识,并为佐使药。诸药相配,既能和解阴阳,又可大破血结,故适用于上症。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柴胡羚角汤

药方名称柴胡羚角汤

处方鳖血柴胡2钱,归尾2钱,杜红花1钱,碧玉散3钱(包煎),羚角片3钱(先煎),桃仁9粒,小青皮1钱半,炒川甲1钱,吉林大参1钱,醋炒生锦纹3钱。

功能主治和解阴阳,大破血结。主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少阳内陷阳明厥阴,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至昏厥,舌干口臭,便闭尿短。

用法用量临服调入牛黄膏1钱。

各家论述此方君以鳖血柴胡,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佐以川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猜你喜欢

  • 萆薢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萆薢散药方名称萆薢散处方萆薢(酒浸.一两)狗脊(一两)杜仲(炒.去丝.一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何首乌(半两)天雄(去皮脐.炮.半两)泽泻(半两)功能主治治肾经受病

  • 分水止泻丹

    药方名称分水止泻丹处方党参(去芦)16两,砂仁16两,扁豆16两,茯苓16两,猪苓16两,白术(炒)16两,莲子肉16两,车前子(炒)16两,泽泻16两,甘草16两,苡米(炒)16两,滑石16两,山药

  • 辛乌散

    药方名称辛乌散别名角药(《重楼玉钥》卷上)。处方赤芍梢30克草乌30克桔梗15克荆芥穗15克甘草15克柴胡9克赤小豆18克连翘15克细辛15克紫荆皮30克 皂角15克 小生地15克制法上药不宜见火,置

  • 箍瘤膏

    药方名称箍瘤膏处方大黄2两,海藻2两,昆布2两,芫花2两。制法上以青炭灰水加醋熬,入半夏、五倍、南星末各1两,石灰(炒红,研)2两收。功能主治初起箍之可消,已成箍过百日可不再大。主瘤之初起者。摘录《理

  • 桂心煎

    药方名称桂心煎别名桂心膏处方桂心(末)2两,生姜汁2合,白蜜10两,生地黄汁1升。功能主治虚劳吐血,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桂心膏(《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 虎骨木瓜酒

    《中药成方配本》:虎骨木瓜酒药方名称虎骨木瓜酒处方虎骨胶1两,木瓜4两,红花2两,官桂5钱,独活2两,当归4两,川芎1两,淮牛膝4两,川断1两,天麻1两,玉竹2斤,杞子1两,制乳香5钱,制没药5钱,桑

  • 胃苓汤

    药方名称胃苓汤处方甘草茯苓苍术陈皮白术官桂泽泻猪苓厚朴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脾虚湿胜,致成黄疽,或大便泄泻,小便清涩,不烦不渴。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理郁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郁升陷汤药方名称理郁升陷汤处方生黄耆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用

  • 加味遗粮汤

    《外科正宗》卷三:加味遗粮汤药方名称加味遗粮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薏苡仁1钱,木瓜1钱,金银花1钱,木通1钱,白鲜皮1钱,苍术1钱,威灵仙1钱,甘草5分,皂荚子5个(切片,微炒),仙遗粮

  • 桂杏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桂杏丸药方名称桂杏丸处方桂(去粗皮)半两,杏仁1两半(去皮尖双仁,麸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咳嗽,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咽津。摘录《圣济总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