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别名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3克栝楼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摘录伤寒论

四圣心源》卷七: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功能主治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功能主治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猜你喜欢

  • 还精地黄丸

    药方名称还精地黄丸处方大生地(酒浸,炒)3两,山萸肉3两(酒炒),白茯苓(乳制)2两,甘枸杞(酒炒)2两,知母(蜜炒)2两,白菊花(去梗)2两,青盐2两,黄柏(制)2两,桑白皮(蜜制)2两,牡蛎(煅)

  • 透疹凉解汤

    药方名称透疹凉解汤处方桑叶甘菊薄荷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 紫花地丁黄连藏红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风痧。邪热炽盛,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用法用量水煎服。渴甚

  • 贝母饮

    《圣济总录)卷五十:贝母饮药方名称贝母饮处方贝母(去心)百合各45克紫菀(去苗)桑白皮桔梗(炒)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45克大黄(蒸)22.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八味,嚼咀如麻豆。功能主治主肺

  • 内托散

    药方名称内托散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疮顶陷不起,根窠不红或灰白色,寒战咬牙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浆不满者,水、酒各半煎服。摘录《证治准

  • 毓麟丸

    药方名称毓麟丸处方丹参90克香附川芎当归白芍茯苓丹皮 益母草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女子不孕。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桂圆汤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风卷云

    药方名称风卷云处方夜明砂1两,蝉蜕(俱洗净)1两,谷精草(去根)5钱,密蒙花(酒洗)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在眼中。用法用量作2服,用猪肝切开,入药扎好煮熟,取肝并汤食之。摘录《慈幼新书》卷六

  • 家传正气散

    药方名称家传正气散处方苍术、陈皮、厚朴、藿香、半夏、乌药、枳壳、香附子、大腹皮、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心腹胀满,或出远方,不服水土。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 定愈散

    药方名称定愈散处方乳香半两,白矾1两(烧灰),黄耆(锉)半两,琥珀1两,松脂1两(熬汁尽),青葙子1两(熬令熟,不得焦),丹砂半两(研如粉),麝香3分(好者)。制法上为散,更别捣乳香,炼热为汁,入前药

  • 观音救苦散

    《松峰说疫》卷五:观音救苦散药方名称观音救苦散处方川芎3钱,藿香3钱,葱芦3钱,丹皮2钱(去心),元胡索2钱,朱砂2钱,雄黄4钱,白芷4钱,牙皂4钱。制法上为细末,朱、雄另研调入收贮。功能主治预防瘟疫

  • 人参益胃汤

    药方名称人参益胃汤处方黄耆甘草当归梢益智各06克人参黄芩柴胡半夏白术各0.9克陈皮升麻各1.5克苍术4.5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头闷。劳动则微痛,不喜饮食,四肢怠情,躁热短气,口不知味,腹鸣便微溏,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