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紫菀丸

大紫菀丸

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大紫菀丸

药方名称大紫菀丸

处方紫菀2两,五味子2两,橘皮2两,香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杏仁2两,细辛2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食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气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5丸,1日2次。夜含1丸如杏核大,咽汁尽,更含。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大紫菀丸

药方名称大紫菀丸

处方紫菀茸半两,吴茱萸(汤洗7次,焙)半两,菖蒲半两,厚朴(姜制)半两,柴胡茸半两,桔梗半两,皂角(去皮子,炒黄)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官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黄连(净)半两,槟榔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半两,巴豆霜半两,人参半两,羌活半两,苁蓉(酒浸,焙)半两,川大黄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熟地黄(焙)半两,汉防己半两,车前子(炒)半两,白术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川乌头(炮,去皮)2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入巴豆霜匀,炼蜜为剂,捣千下,油单裹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风偏枯,风痫暗风;五癞大风,眉发退落,肢体顽痹;五噎五膈,九种心痛,八种痞闷;五邪失心,或歌或哭,如鬼所使;积癖气块,黄疸水肿;妇人经病,脐腹痛;疟疾连年不愈,一切风痹,不知痛痒。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温酒送下;米饮亦得。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猜你喜欢

  • 黄耆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加黄耆、山药。功能主治病后调脾进食。主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杏仁芥子汤

    药方名称杏仁芥子汤处方杏仁9克白芥子4.5克木通4.5克 姜水炒黄连2.4克 盐水炒连翘6克栀子4.5克滑石9克芦根4.5克竹叶3克 云苓9克半夏6克功能主治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

  • 防风饮子

    《兰室秘藏》卷上:防风饮子药方名称防风饮子处方细辛3分,蔓荆子3分,葛根5分,防风5分,当归身7分半,炙甘草1钱,黄连1钱,人参1钱。制法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功能主治去内热火邪。主倒睫拳毛;白眼

  • 既济解毒丸

    药方名称既济解毒丸处方黄连(去毛)、黄芩(去梗)、黄柏(去皮)、山栀(去壳)、知母(去毛)、连翘(去壳)、玄参(去老根)、柴胡(去毛)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经客热,心肾二

  • 三生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三生饮药方名称三生饮处方南星(生用.五钱)木香(一钱半)川乌(生用.一钱)附子(去皮.生用.一钱)功能主治治卒中风,昏不知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并痰厥气厥。用法用量

  • 加减仓公下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仓公下气汤处方白芍、陈皮、茯苓、大腹皮、川芎、当归、香附、紫苏梗、前胡、厚朴、乌药、木香。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妊娠心腹胀满者。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寒通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寒通汤药方名称寒通汤处方滑石30克 生杭芍30克知母24克黄柏24克功能主治清利湿热。治下焦蕴蓄实热,膀胱肿胀。溺管闭塞,小便滴沥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

  • 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药方名称干姜附子汤处方干姜60克附子5克(生用)功能主治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

  • 加减秦艽散

    药方名称加减秦艽散处方秦艽、前胡、黄芩、枳壳、桔梗、山栀、柴胡、葛根、紫苏、葱白、陈皮。功能主治妊娠时疫,日久伤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二八济阳丹

    药方名称二八济阳丹处方玄参半斤(酒浆浸、晒3次),苦参1斤(姜汁、酒浆各浸一夜,晒,炒,末半斤),犀角2两,当归2两,蒺藜2两,熟地2两,白芷(姜汁炒)2两,独枝2两,防风2两,全蝎(去足,土炒)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