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蓍(去芦)、川芎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炮制上一十味,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十全大补汤

别名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十昧,锉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补气血。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备注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固经膏

    药方名称固经膏处方全当归3两,丹皮(酒炒)2两,柴胡2两,酒芍2两,生地2两,黄芩2两,知母2两,麦冬2两,地骨皮2两,川芎2两,贝母2两,黄连2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1两,蔓荆子1两

  • 五老还童丹

    药方名称五老还童丹处方赤石脂川椒(炒)辰砂茯神乳香各3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枣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须发早白。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送服15丸。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 甘露消毒丹

    药方名称甘露消毒丹别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卷五)、甘露消毒丸(《中药制剂手册》)。处方飞滑石450克 淡芩300克茵陈330克藿香120克连翘120克石菖蒲180克白蔻120克薄荷120克木通15

  • 七圣丸

    药方名称七圣丸处方川芎肉桂(去粗皮)木香(生)羌活(去芦)槟榔(生)各15克郁李仁(去皮)大黄(蒸,焙,一份生用)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悟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气壅盛,痰热搏结,头目昏重,涕

  • 换痘丹

    药方名称换痘丹处方犀角5钱,朱砂1钱5分,红梅瓣(落地针取,阴干)5分,雄黄5分,滑石1钱2分,霜打丝瓜(焙)1钱5分,射干3分。制法上为未,麻黄汁为丸。功能主治痘初出,势危急者。用法用量周岁5分,1

  • 乌犀圆

    药方名称乌犀圆处方白术(米泔浸一宿.切.焙干.微炒)、白芷、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天竺黄(细研)、虎骨(酒醋涂.炙令黄)、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何首乌(米泔浸一宿.煮过.切.焙)、

  • 白膏子

    《医方类聚》卷一八七引《经验良方》:白膏子药方名称白膏子处方牡蛎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接骨。主用法用量用糯米粥调之,涂伤折处,却以杉木板夹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七引《经验良方》《医方类聚》卷一

  • 接骨金丹

    《外科大成》卷四:接骨金丹药方名称接骨金丹处方土鳖(阴干听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煅,醋淬7次)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跌补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分,取土鳖1个为末,加入和匀,黄

  • 大七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大七香丸药方名称大七香丸处方香附子(炒)6千克 麦蘖(炒)3千克丁香皮10千克 缩砂仁藿香叶各7.5千克甘松乌药各2千克肉桂(去粗皮)甘草(炒)陈皮(去白,洗)各7.5千克制

  • 糠锌油

    药方名称糠锌油处方糠馏油5g,氧化锌50g,花生油50g。功能主治止痒,消炎,减少渗出。主用法用量外搽,每日3-4次。摘录《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