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四味饮子

加减四味饮子

药方名称加减四味饮子

处方当归(孩子体骨多热多惊,则倍于分数用之)、川大黄(先蒸2炊饭久,薄切焙干,或孩子小便赤少,大便多热则倍用)、赤芍药(细锉炒,孩子四肢多热,多惊,大便多泻青黄色,直倍用之)、甘草(孩子热即生用,孩子寒多泻多即炙倍用)。

制法上件药,平常用即等分,各细锉和匀。

功能主治脏腑实热,或风热毒气与血脉壅滞,心烦口渴,睡卧不宁,惊痫抽掣,及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头面疮疖,皮肤疹毒,瘰疬结核,痔疮肿痛,大便秘结等。

用法用量清凉饮子(《局方》卷十)、四顺散(《活人书》卷二十)、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四顺饮子(《鸡峰》卷十三)、四顺清凉饮子(《卫生总微》卷三)、四顺饮(《易简》)。清凉饮(《直指》卷二十三)、四顺清凉饮(《得效》卷八)、清凉散(《普济方》卷二九五)、四味大黄饮子(《普济方》卷四○五)、四配清中饮(《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猜你喜欢

  • 菖蒲参麦丸

    药方名称菖蒲参麦丸处方人参3钱,石菖蒲5钱,远志肉5钱,麦冬(去心)5钱,当归5钱,抚芎4钱,乳香(去油)1钱5分,辰砂1钱5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米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语迟。用法用量每服

  • 瘰疬内消仙方

    药方名称瘰疬内消仙方处方穿山甲(炒)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海藻5钱,白鸽粪(炒)5钱,蜗牛(炒)5钱,公土狗2个(连足翅,炒),杨柳虫3条(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用法用

  • 三白汤

    药方名称三白汤处方白芍白术白茯苓各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治虚烦或泄、或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医学人门》卷四

  • 巨用散

    药方名称巨用散处方当归2两,桔梗1两,瞿麦穗1两,桂府滑石1两,海蛤1两,灯心10束,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淋,寻常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同灯心煎至7分,食后冷服。涩甚者,加车前

  • 克坚膏

    药方名称克坚膏处方木鳖子8钱,川山甲8钱,川乌8钱,甘遂8钱,甘草8钱,当归8钱。制法先用真香油1斤入锅内,将前药熬成灰,滤去滓,再慢火熬,滴水不散,方下黄丹8两,熬滴水成珠;再用芦荟、阿魏、硼砂、皮

  • 七味铁屑丸

    药方名称七味铁屑丸处方铁屑(诃子制)250g寒水石(奶制)300g 土木香150g木香100g 甘青青蓝150g红花150g五灵脂膏80g来源藏族验方。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炮制以上七味,

  • 导毒丹

    药方名称导毒丹处方紫草、瓜蒌(连皮)。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痈疽大便秘。用法用量新水煎服;或用黑豆1盏,入生姜、紫苏煎汤服。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八五

  • 百合丸

    《圣惠》卷四十六:百合丸药方名称百合丸处方百合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桂心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皂荚子仁半两(微炒),贝母1两(煨微黄),五味子1两,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

  • 红炉散

    药方名称红炉散处方红东丹12g,煅炉甘石12g,血竭12g,象皮12g,松香12g,煅龙骨12g,氧化锌125g。制法上为细末,瓶贮。功能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疮口清洁后,以毛笔蘸药涂之。再贴清凉膏。

  • 楝子煎

    药方名称楝子煎处方楝树子3合(经霜后取,收贮)。功能主治涤秽免痘。主用法用量待正月初一日午夜子时,将楝子入锅,用水煎汤数沸,待温,以新棉花洗儿遍身。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