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吴茱萸汤

加减吴茱萸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防风(去芦、叉)干姜(炮)当归(去芦,酒浸,炒)牡丹皮桂心(不见火)茯苓(去皮)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半夏(汤洗七次)桔梗(炒)细辛(去苗)各30克吴茱萸(汤洗七次,炒)9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脏气本虚,宿挟岚冷,胸膈满痛,腹胁疠刺,呕吐恶心,饮食减少,身面虚浮,恶寒战栗,或泄痢不止,少气赢困,及因而生产,脏气暴虚,寒邪内胜,宿疾转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15克麦门冬干姜茯苓牡丹皮木香苦梗各9克甘草10.5克当归15克 北细辛4.5克防风官桂各0.3克半夏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姜1片、枣1枚,水煎,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加减吴茱萸汤

药方名称加减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半两,麦门冬3钱,干姜3钱,白茯苓3钱,牡丹皮3钱,南木香3钱,苦梗3钱,甘草3钱半,当归半两,北细辛1钱半,防风1分,官桂1分,半夏7钱。

功能主治冲任衰弱,月候愆期,或前或后,或崩漏不止,赤白带下,小腹急痛。每至经脉行时头眩,饮食减少,气满心忪,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枣子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引张氏方

猜你喜欢

  • 酸枣丸

    药方名称酸枣丸别名酸枣仁丸(《圣济总录》卷五十八)。处方酸枣仁90克 酸安石榴子(干子)30克葛根覆盆子各45克乌梅50枚麦门冬60克茯苓栝楼根各50克 桂心18克 石蜜68克制法上十味,为末,蜜丸如

  • 知柏地黄丸加减

    药方名称知柏地黄丸加减处方炒黄柏6克,炒知母6克,炒丹皮6克,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冬瓜皮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降火消斑。

  • 拔毒膏

    《同寿录》卷四:拔毒膏药方名称拔毒膏处方蓖麻子仁1两(产山东,如蚕豆,无刺者佳),杏仁(去皮尖,敲扁)1钱,乳香1钱,没药1钱,川三七5钱。制法用真菜油半斤,将药熬至枯黑色,去滓,再熬半枝香,入净嫩松

  • 补益方

    《外台》卷十七引《张文仲方》:补益方药方名称补益方处方苁蓉3两,桂心3两,菟丝子(酒渍)3两,干漆(熬)3两,蛇床子3两(并捣为末),生地黄1斤(切,以上好酒1斗渍之,昼晒夜渍,酒尽则止,晒干,捣筛,

  • 虎骨木通汤

    药方名称虎骨木通汤处方虎骨、木通各等分。功能主治一切麻木痹证,痛风历节。用法用量水煎,频频多吃。摘录《医学从众录》卷七

  • 八宝丸

    药方名称八宝丸处方琥珀(别研)半两,没药半两(研),赤芍药半两,当归(酒浸,去芦)半两,细辛(去叶)半两,硇砂半两,龙骨、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血晕。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

  • 百病汤

    药方名称百病汤处方黄耆1分,黄芩1分,钩藤1分,蚱蝉3分(炙),甘草2分(炙),蛇蜕皮1寸(炙),牛黄3铢。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胀满,掣缩吐(??)。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煮取6合,百日儿服半合,2岁服3合

  • 秫米粥

    药方名称秫米粥处方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制法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功能主治和胃安眠。适用于食滞不化、胃中不适而引起失眠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内经》

  • 结毒擦药

    药方名称结毒擦药处方水银1两5钱,生大黄1钱,大腹皮(炒)1钱,胆矾1钱,轻粉1钱2分,甘草、番打麻6分(患重者加3分)。制法上为细末,用真麻油作48丸。功能主治结毒。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共享12丸

  • 半温半热汤

    药方名称半温半热汤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