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味安消散

六味安消散

《中国药典》:六味安消散

药方名称六味安消散

处方木香50g大黄200g山柰100g寒水石(煅)250g诃子150g碱花300g

来源系蒙古族、藏族验方。

性状为灰黄色或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涩、微咸。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袋装18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中国药典》一部:六味安消散

药方名称六味安消散

处方木香50g,大黄200g,山柰100g,寒水石(煅)250g,诃子150g,碱花300g。

制法上为细末,过筛,混匀。

功能主治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主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

用法用量每服1.5至3g,1日2-3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痘疖膏

    药方名称痘疖膏处方楝枝不拘多少(去皮),柳枝不拘多少(去皮),槐枝不拘多少(去皮),桃枝不拘多少(去皮),红椿枝不拘多少(去皮),真香油1斤,桐油6两,当归2钱,白芷2钱,地榆2钱,甘草2钱,猪毛1斤

  • 摧肝丸

    药方名称摧肝丸处方胆星1两,钩藤1两,黄连(酒炒)1两,滑石(飞)1两,铁华粉1两,青黛3钱,僵蚕(炒)5钱,天麻(酒洗)2两,辰砂(飞)5钱,大甘草2钱。制法上为末,以竹沥1碗,加姜汁少许打糊为丸,

  • 参附龙牡救逆汤

    药方名称参附龙牡救逆汤处方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功能主治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主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

  • 倍姜半夏丸

    药方名称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

  • 加味四君子丸

    药方名称加味四君子丸处方潞党参(去芦,炒)1两,白术(炒)8钱,川椒(去合口者)1钱5分,丝饼7钱,肉苁蓉(酒洗淡)5钱,茯苓4钱,炙草2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虚寒目疾。用法用量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谷神厚朴丸

    药方名称谷神厚朴丸处方厚朴(去皮,生姜汁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茴香子(炒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1两,丁香半两,毕澄茄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

  • 回生保命黑龙丹

    《寿世新编》卷上:回生保命黑龙丹药方名称回生保命黑龙丹处方五灵脂(净)全当归大生地川芎良姜各60克百草霜乳香生硫黄真血珀花蕊石各6克制法前五味入砂罐内,纸筋盐泥封固,煅红,待冷取研细末;后五味研末,同

  • 白头翁汤

    《伤寒论》:白头翁汤药方名称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

  • 白虎加人参竹叶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人参竹叶汤处方石膏、知母、粳米、甘草、人参、竹叶。功能主治中暑,平昔阴虚多火者。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