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加龙骨汤

二加龙骨汤

外台秘要》:二加龙骨汤

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

处方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

功能主治导火泄热,清上温下。主肾阳亏虚,虚火上浮。(女子梦交)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外台秘要

《外台》卷十六引《小品方》:二加龙骨汤

药方名称二加龙骨汤

处方龙骨2分,甘草(炙)2分,牡蛎3分(熬),白薇3分,附子3分(炮),芍药4分,大枣4枚(擘),生姜5分。

功能主治清散上焦,温补下焦。主虚劳发热自汗,遗精梦交,吐血咳血;虚劳不足,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吐血,下利清谷,浮热汗出,夜不成寐;肾阳虚,肺阴虚,上热下寒之咳血。

用法用量以水4升,煮取1升半,分再服。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

各家论述1.《血证论》:此方用甘、枣,从中宫以运上下;姜、薇清散,使上焦之火不郁;附、芍、龙、牡温敛,使下焦之火归根。合观其方,以温为正治,以清为反佐,真寒假热,虚阳上浮,为对证。

2.《江苏中医》(1986;11:22):二加龙骨汤以白薇附子龙骨牡蛎为两组主药,取附子温导浮阳,守而不走;白薇从阴中泄热,寒热互用,导火泄热,不治阴虚而阴自安。配以龙、牡镇潜摄纳,咸降益阴,合为用阳和阴之法。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地黄饼

    药方名称地黄饼别名地黄饼子处方地黄5斤。制法上净择去苗后,于甑内蒸,先铺布一重,以土一层密闭令熟,出晒干,如此经三度,以生地黄汁2升洒之,却晒干,然后捣为饼子。功能主治治齿,生津液,乌髭鬓。主牙齿痛。

  • 蜡杏汤

    药方名称蜡杏汤处方柴胡1钱,桔梗1钱,甘草1钱,老鼠刺根2钱,黄芩2钱,茴香(炒)2钱,罂粟壳(去蒂根,蜜炙)2钱,胡椒2钱,乌梅1钱,黄蜡1钱,杏仁1钱,款冬花1钱。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劳疾。用法用量上

  • 补肾熟干地黄散

    药方名称补肾熟干地黄散处方熟干地黄1两,五味子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1两,牛膝1两(去苗),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斛1两(去根,锉),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

  • 蝉冠散

    药方名称蝉冠散别名蝉花散处方蝉头1对,青蒿蠹2个,荆芥穗3分,川芎3分,当归5分,白芷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偏正头风,不拘久暂。用法用量痛时服之。即效。摘录《医级》卷八

  • 北艾汤

    药方名称北艾汤处方北艾1把。功能主治痈疽,疮口冷滞,脓血少,肉色白,久不合。用法用量煎汤,密室中洗,仍以白胶烧烟熏之,续贴膏药。仍多服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肉豆蔻圆

    药方名称肉豆蔻圆处方诃黎勒皮、龙骨、木香,各三分;丁香三两,肉豆蔻仁、缩砂仁,各一两;赤石脂、白矾灰,各半两(枯)。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粟米饮和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冶气泻,疗脾胃气虚弱,饮食减

  • 导气除湿汤

    《医学发明》卷八:导气除湿汤药方名称导气除湿汤处方羌活4.5克当归身3克枳实大黄各1.5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主脚气肿痛。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下利一两行,

  • 内消瘰疬丸

    药方名称内消瘰疬丸处方夏枯草240克玄参青盐各150克海藻川贝母薄荷叶天花粉海蛤粉白蔹连翘(去心)熟大黄生甘草生地黄桔梗枳壳当归消石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凝气滞所致的

  • 八仙玉液

    《顾松园医镜》卷十二:八仙玉液药方名称八仙玉液处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浆芦根汁 茅粮(水煎取浓汁)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鸡子白3枚功能主治阴虚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药将诸汁、蔗浆、人乳炖滚,再与

  • 白丸

    《汉药神效方》:白丸药方名称白丸处方巴豆4钱(去皮膜)。制法乳钵内研如泥,用米糊为4丸,用湿纸包裹,煨至纸微焦为度。功能主治疠风。用法用量壮者日服4丸,弱者服3丸,服此时,先断盐2日,于早晨作1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