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棱丸

三棱丸

博济方》卷二:三棱丸

药方名称三棱丸

处方三棱9O克(擘破,以好醋600毫升,用文武火煮。令尽为度,勿放铁器中)枳壳(去瓤,麸微炒)30克木香30克青皮30克槟榔30克 官桂(去皮)30克甘草60克(炮)

制法上药杵为未。

功能主治治积聚气块,或心腹满闷噎塞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如患在膈上,即食后服之。

备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三棱散"。

摘录博济方》卷二

《育婴秘诀》:三棱丸

药方名称三棱丸

处方三棱(醋炒,煨)莪术(醋炒)青皮陈皮枳实(炒)厚朴(姜汁炒)半夏(姜汁炒)黄连(炒)香附(醋炒)川芎使君子夜明砂神曲(炒)麦芽(炒)干蟾(烧存性)槟榔木香砂仁各10.5克当归3克

制法上药为末,另取神曲煮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先脾虚,后伤食,不可下者,及疳疾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 20~50丸,米饮送下。大便出黄涎臭秽为度,此是积滞去也。

摘录《育婴秘诀》

猜你喜欢

  • 神效吹喉散

    药方名称神效吹喉散处方薄荷僵蚕青黛朴消白矾火消黄连硼砂各15克制法上药各为细末。腊月初一日取雄猪胆7~8个,倒出胆汁,用小半和上药拌匀,复灌入胆壳,以线扎头,胆外用青缸纸包裹,将地掘一孔,阔、深一尺,

  • 清胃健中汤

    药方名称清胃健中汤处方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功能主治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主中焦湿热互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

  • 延附汤

    药方名称延附汤处方延胡索(炒,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30克木香(不见火)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七疝,气滞血郁,心腹冷痛,肠鸣气走,身寒便秘。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

  • 乌沉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沉汤药方名称乌沉汤处方天台乌一百两,沉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半。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和一切气,除一切冷,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道,暖腰膝,去邪气。治吐泻转筋,

  • 黑弩箭丸

    药方名称黑弩箭丸处方两头尖1两,五灵脂1两,没药(另研)3钱,当归3钱,乳香3钱(研)。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湿证。用法用量每服10-50丸,临卧温酒送下。注意忌油腻、湿面;孕

  • 参粟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参粟汤药方名称参粟汤处方人参1两,陈粟米1两半,生姜(切碎)5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4两(与生姜同杵,晒干)。制法上同入银石锅中,慢火炒令焦黄,为粗末。功能主治干呕不下食。用法

  • 龙香丸

    《普济方》卷三八八:龙香丸药方名称龙香丸处方龙骨(煅)1两,牡蛎(煅)1两,茴香(炒)半两,白茯苓半两(一方加赤石脂半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寒淋,因热淋服冷药太过,小便不

  • 吴茱萸散

    《太平圣惠方》卷四:吴茱萸散药方名称吴茱萸散处方吴茱萸7.5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朴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芎藭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甘草15克(炙微赤,锉)附子22.5克(炮裂

  • 健忘预知散

    药方名称健忘预知散处方虎骨(酥炙)、白龙骨、远志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服令人聪慧,凡事不忘。主健忘。用法用量生姜汤调服,日3次。摘录《医方易简》卷六

  • 炼雄丹

    《医级》卷八:炼雄丹药方名称炼雄丹处方雄黄1斤(水煮7次),菖蒲1两6钱。制法上为末,水法修合。功能主治疟疾,痢疾,暑湿诸候。用法用量每服5分,白汤送下。端午节修合尤佳。摘录《医级》卷八《霍乱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