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香五套丸

丁香五套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丁香五套丸

药方名称丁香五套丸

别名五套丸(《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南星(每个切作十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三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矾60克,研碎,调人水内,再浸三日,洗净,焙干)半夏(切破)各60克干姜(炮)白术良姜茯苓各30克丁香(不见火)木香青皮陈皮(去白)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另用神曲30克,大麦蘖60克,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消饮化食。主脾胃虚弱,痰饮内停,聚于胸膈,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或伏于中脘,臂疼不举,腰腿沉重,脘腹虚满,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局方》卷四(淳(衤右)新添方):丁香五套丸

药方名称丁香五套丸

别名五套丸

处方南星(每个切作10数块,同半夏先用水浸3日,每日易水,次用白矾2两,研碎,调入水内,再浸3日,洗净,焙干)2两,半夏(切破)2两,干姜(炮)1两,白术1两,良姜1两,茯苓1两,青皮半两,丁香(不见火)半两,木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神曲1两,大麦糵2两,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脾胃,去宿冷,消留滞,化饮食,辟雾露风冷,山岚障疠,不正非时之气。主胃气虚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膈之间,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或伏于中脘,则臂疼不举,腰腿沉重;或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化水谷,腹中虚满而不食,酒痹停饮,痰水不消,屡服汤药不能作效者。

用法用量五套丸(《重订严氏济生方》)。

摘录《局方》卷四(淳(衤右)新添方)

猜你喜欢

  • 复方蒲公英汤

    药方名称复方蒲公英汤处方蒲公英60克,大青叶30克,黄芩24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热毒壅阻咽喉。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刘祥泉》

  • 白鸡汤

    药方名称白鸡汤处方小豆1升,白鸡1头(治如食法)。功能主治大腹水病。用法用量以水3斗煮熟,食滓饮汁,稍稍令尽。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沉香煎

    《鸡峰》卷四:沉香煎药方名称沉香煎处方黄橘皮4两,沉香1两,紫苏叶1两,人参1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厥,上重下轻,久成脚气。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

  • 消风导赤汤

    药方名称消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

  • 解链汤

    药方名称解链汤处方白芍20g,生地25g,菊花10g,蒺藜15g,白芷10g,葛根15g,生石膏25g,赭石20g。功能主治平肝熄风,兼泻少阳相火。主链霉素中毒,头昏,摇头,筋紧,心烦,属三焦少阳相火

  • 驻景圆

    药方名称驻景圆处方车前子、熟干地黄(净洗.酒蒸.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别研为末)五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俱虚,眼常昏暗,多见黑花,或生障翳,视物不明,迎风有泪。久服

  • 参归保母汤

    药方名称参归保母汤处方人参、当归、牛膝、乳香。功能主治扶养母元,以下死胎。主临产6-7日,胞衣已破,而子不见下,子死腹中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八真丹

    药方名称八真丹处方当归、芍药、地黄、川芎、鹿茸、阿胶(炒作珠,用干草火烧)、艾叶、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无子。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好酒送下。摘录《普济方》

  • 冬青方

    药方名称冬青方处方新砖2片,冬青叶5斗。制法以冬青叶捣自然汁,浸砖数日,令透取出,掘地坑架砖于内,四下空,覆之日久,后砖上粉霜起,取霜,入脑子少许,无亦得。功能主治赤眼。用法用量点眼。摘录《普济方》卷

  • 加味四逆散

    药方名称加味四逆散处方川柴胡8分,炒枳实1钱,生白芍1钱,清炙草8分,干姜5分(拌捣北5味3分),桂枝尖5分,浙茯苓4钱,干薤白5枚(烧酒洗,捣),淡附片5分。功能主治达郁通阳。主伤寒邪传少阴,火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