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络丸菌

黑络丸菌

药材名称黑络丸菌

拼音Hēi Luò Wán Jūn

别名黑根须腹菌、黑络丸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腹菌科真菌黑络丸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gon piceus Berk.et Curt.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除去菌索和泥土,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呈不远则球形,径 1.5-4cm.新鲜幼嫩时灰褐色,成熟后浅烟色至乌黑色,子实体初期生地下。后半外露,表面贴生白色菌索,在于实体下部的如细根状。包被紧密,单层,厚220-270μm.孢体内部深肉桂色,腔室迂回呈迷路状。有不规则空隙。腔壁近乳白色,厚60-120μm。孢体黑褐色。孢子透明微具淡褐色,长椭圆形,短棒状,壁平滑,内含1-2枚油滴,(5-7)μm×(2.5-3)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混交林地,如不被动物觅食,可终年保存。秋末冬初成熟。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淡;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敷。

各家论述1.《皇和蕈谱》:黑子,此蕈丘陵之上,踯躅树下多生之,始终隐伏于土中,盖上黯黑而又有肉刺,里白而有蜂巢眼,不另生褶去苦味而食。

2.《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淡、微苦,性平,有止血功能。用于外伤出血(研粉经消毒后,直接敷于伤口处)。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中闻

    药材名称土中闻拼音Tǔ Zhōnɡ Wén别名鸡脚参、象牙参、鸡脚玉兰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姜科植物土中闻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有粗壮肉质的根茎,5~6

  • 地白草

    《中药大辞典》:地白草药材名称地白草拼音Dì Bái Cǎo别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

  • 三台红花

    《中药大辞典》:三台红花药材名称三台红花拼音Sān Tái Hónɡ Huā别名大罗伞、大常山、山利桐(《广西药植名录》),三百棒、山枇杷(《贵州草药》),火山麻、三台花(《云南中

  • 波斯菊

    药材名称波斯菊别名痢疾草来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引种栽培。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酸枣树皮

    药材名称酸枣树皮拼音Suān Zǎo Shù Pí英文名root-bark of Spine Date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 栝楼子

    《中药大辞典》:栝楼子药材名称栝楼子拼音Guā Lóu Zǐ别名瓜蒌仁(《丹溪心法》),栝楼仁(《药性类明》)。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大子栝楼等的种子。9~11月

  • 菠萝根叶

    药材名称菠萝根叶拼音Bō Luó Gē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nas comosus(L.)Merr.[Bromeliaco-mosa L.;A.sa

  • 梨叶

    《中药大辞典》:梨叶药材名称梨叶拼音Lí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叶。化学成分沙梨叶含熊果酚甙和鞣质。叶在成叶期含氮、磷、钾最高,以后则逐渐减少,钙

  • 赤铜屑

    《中药大辞典》:赤铜屑药材名称赤铜屑拼音Chì Tónɡ Xiè别名热铜末(《圣惠方》),铜末(《朝野佥载》),铜落、铜花、铜粉、铜砂(《纲目》),红铜未(《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