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黑心姜

黑心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心姜

药材名称黑心姜

别名蓝姜、绿姜、黑姜、乌姜

来源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痛,头风痛,胸胁痛,腹泻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3~5钱,浸酒或水煮服;外用适量,捣烂调酒外搽。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心姜

药材名称黑心姜

拼音Hēi Xīn Jiānɡ

别名蓝姜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黑心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rcuma caesia Rox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黑心姜,多年生草本,高约lm。根茎粗大,近似姜状,有环纹,断面呈黑绿色,有多数须根。叶2列,叶柄延伸成叶鞘,抱茎;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40-50cm,宽约10cm,沿主脉两侧有紫斑,叶下面被细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沟谷溪旁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胸腹胀痛;产后腰痛;头风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调酒炒热外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韭菜

    《中药大辞典》:山韭菜药材名称山韭菜拼音Shān Jiǔ Cài别名黑花野韭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韭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厘米左右。鳞茎圆柱形,具纤维状

  • 过山消根

    《中药大辞典》:过山消根药材名称过山消根拼音Guò Shān Xiāo Gēn别名开喉箭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蔓性小灌木,高40~70厘米

  • 黑石耳

    药材名称黑石耳拼音Hēi Shí ěr别名白石耳、石耳子、岩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皮果衣科植物皮果衣的地衣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rmatocarpon miniatum(L.)Mann.[Liche

  •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

  • 树头芭蕉

    药材名称树头芭蕉别名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来源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 wilsonii (Tutch.) E. E. Cheesm.,以全株入药。原形态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

  • 罂粟壳

    《中国药典》:罂粟壳药材名称罂粟壳拼音Yīnɡ Sù Ké英文名PERICARPIUM PAPAVERIS别名米壳、粟壳、罂子粟壳、米囊子壳来源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Papav

  • 四叶葎

    药材名称四叶葎拼音Sì Yè Lǜ别名四叶七、小锯锯藤、红蛇儿、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四叶葎Galium bungei Stend.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

  • 胃寒草

    药材名称胃寒草拼音Wèi Há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冷哎尔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 [P.songoricum auct. Non

  • 分筋草

    药材名称分筋草别名伸筋草、经年石松、二年石松、松柏还阳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阴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虎杖香蕈

    药材名称虎杖香蕈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虎杖香蕈Tricholoma gambosum (Fr.) 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草原上。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