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秦艽

黄秦艽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秦艽

药材名称黄秦艽

别名丽江金不换金不换、大苦参、滇黄芩、黄龙胆

来源龙胆黄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毒,杀虫。

肺热咳嗽:根1钱,水煎分3次服。

阿米巴痢疾:黄秦艽5分,草血竭1钱,水煎服。

烧伤:研细末调凡士林外搽。

此外尚可治黄疸型肝炎,蛔虫病,痈疮肿毒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秦艽

药材名称黄秦艽

拼音Huánɡ Qín Jiāo

别名金不换、滇黄芩、丽江金不换、大苦参、黄龙胆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黄秦艽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5cm。全株无毛,基部有黑褐色残叶。主根粗壮,黄色,圆锥形。茎粗壮,黄绿色或上部紫色,不分枝。基生叶呈莲座状,有长柄,叶片长圆状匙形,长5-14cm,宽1.2-2.5cm,先端圆钝,基部渐狭,叶脉3-5条,在下面明显;茎生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3.5-8cm,宽1.3-3.5cm,茎上部叶较小,先端钝,基部圆形,半抱茎。圆锥状复聚伞花序花密集;花萼筒甚短,4裂至近基部,裂片先端钝;花冠黄绿色,有紫色条纹,冠简短,5裂,裂片长圆形,先端常凹形,基部具2个紫色腺斑;雄蕊5,着生于花冠弯曲处;子房卵形,无柄,花柱不明显,柱头小,2裂。蒴果卵圆形,无柄。种子深褐色,近圆形,表面具细网纹,周缘具宽翅。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4600m的高山草地、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类圆住形或类圆锥形,扭曲不直,下部分裂或不分裂成小根,长10-25cm,直径0.5-2cm,顶端有残存茎基及膜质状叶鞘。表面棕褐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壁木栓化,且微木化。皮层狭窄,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宽广,外侧多裂隙,近形成层的细胞排列整齐,由外向内细胞逐渐变小,形成层明显。本质部导管类多角形,木薄壁细胞类圆形。

粉末特征 棕黄色,味极苦。

1.表皮组织碎片黄棕色,表皮细胞类多角形,直径28-56μm,微木化。2.叶鞘表皮细胞黄色或淡黄色,类长方形,长77-113μm。

3.导管以网纹为多,直径12-26μm,网孔较大,形状不规则,稀见叶鞘部位的螺纹导管。4.木薄壁细胞长梭形,微带黄色。

化学成分根含呫吨酮及呫吨酮甙:1-羟基-2,3,4,7-四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2,3,4,7-tetramethoxyxanthone),金不换甙元(veratrilogenin),金不换甙(veratriloside),1,3-二羟基2,7-二甲氧基呫吨酮(1,3-dihydroxy-2,7-dimethoxyxanthone),l羟基-2,3,7-三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2,3,7-trilnethoxyxanthone).1-羟基-2,3,5.三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2,3,5trimethoxyxanthone),1-羟基-2,3,4,5-四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2,3.4,5-tetramethoxrnanthone),1,4-二羟基-2,3,7-三甲氧基呫吨酮(1,4-dihydroxy-2,3, 7-trimetboxyxanthone),2,3,4,-7-四甲氧基呫吨酮1-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2,3,4,7-tetramethoxyxanthone-l-O-β-D-xylopyran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性味苦;性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活络止痛。主肺热咳嗽;扁桃体炎;胃炎;痢疾;慢性胆囊炎;肾炎;乳腺炎;蛔虫病;烧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米碎花根

    药材名称米碎花根拼音Mǐ Suì Huā Gēn别名梅养东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米碎花EuryachinensisR.Br.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chinensis R.Br.采收

  • 牛含水

    《中药大辞典》:牛含水药材名称牛含水拼音Niú Hán Shuǐ别名野胡麻、倒打草、刺儿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多德草、紫花草(《内蒙古中草药》)。出处《甘肃卫生通讯》8:

  • 水蔗草

    《中药大辞典》:水蔗草药材名称水蔗草拼音Shuǐ Zhè Cǎo别名假雀麦、丝线草、糯米草出处《广州植物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水蔗草的根或茎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米。秆直立或攀援状,多

  • 蟾舌

    《中药大辞典》:蟾舌药材名称蟾舌拼音Chán Sh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舌。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拔疔。"复方治鱼脐疔:(

  • 白马鬃铃花

    药材名称白马鬃铃花拼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

  • 紫荆丫

    药材名称紫荆丫拼音Zǐ Jīnɡ Yā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通花梗的果实或花。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幼枝有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

  • 球花紫云英

    药材名称球花紫云英别名色拉[藏名]、地八角来源豆科球花紫云英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镇咳止痢,解毒利尿。用法用量2~3

  • 乌榄叶

    《中药大辞典》:乌榄叶药材名称乌榄叶拼音Wū Lǎn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橄榄科植物乌榄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榄"条。性味《陆川本草》:"性温,微

  • 爆仗竹

    药材名称爆仗竹拼音Bào Zhànɡ Zhú英文名Coralplant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

  • 虎尾轮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药材名称虎尾轮拼音Hǔ Wěi Lún别名狐狸尾、猫尾草(《广西中药志》),统天草(《闽南民间草药》),大本山菁、古钱窗草、铁金锏(《泉州本草》),狗尾射(《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