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铜皮

铜皮

药材名称铜皮

拼音Tónɡ Pí

别名大叶杜仲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尼泊尔水东哥 乔木,高4-20m。小枝粗壮,被细小爪甲状鳞片并疏生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粗壮,长1.5-4.5cm,具棕褐色钻形鳞片和短柔毛;叶片薄革质,狭长圆形,长18-35cm,宽7-13cm,先端渐尖至突尖,基部圆或钝,边缘具细小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被薄层淡褐色或锈色糠批状绒毛,中、侧脉上疏生爪甲状鳞片,侧脉平行,35-46对。圆锥花序生新枝上部叶腋,长12-38cm,具鳞片和短柔毛;总花梗长5-16cm,花梗长1-2cm,密被褐色短柔毛,果期则大部分脱落;萼片5,卵圆形,长4-6mm;花瓣5,淡紫红色,近圆形,长7-8mm,先端反卷,基部合生;雄蕊多数,花药孔裂;子房圆球形,被褐色短细绒毛,花柱4-5,中部以下合生。浆果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1.2cm,绿色或淡黄色,具5棱,花柱和萼片宿存。花、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1000m的山地林中或林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辛;凉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痈肿;慢性骨髓炎;尿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叶黄药

    药材名称毛叶黄药拼音Máo Yè Huánɡ Yào别名狗屁藤、臭屁藤、白鸡屎藤、黄根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鸡矢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ederria yunnanensis (Le

  • 红大戟

    《中国药典》: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

  •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药材名称白头翁花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 龙鳞草

    药材名称龙鳞草别名毛石辣草、大叶火焰草、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 drymarioide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性味微甘、苦,平

  • 白矾

    《中国药典》:白矾药材名称白矾拼音Bái Fán英文名ALUMEN别名明矾、矾石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粒状。无色或淡黄白色,透明或半透

  • 大苦草

    药材名称大苦草别名獐牙菜、黑节苦草、黑菊黄、走胆草、紫花青叶胆、蓑衣莲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双点獐牙菜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Hook. f. et T

  • 圆叶乌头

    药材名称圆叶乌头拼音Yuán Yè Wū Tóu英文名Rotundleaf Monkshood别名草乌、准噶尔乌头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棒棒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棒棒木药材名称棒棒木拼音Bànɡ Bànɡ Mù别名棒棒树、棒子木、棒子树、黑弹木、黑弹树、朴树、木黄瓜树、白麻子、白麻树来源榆科朴树属植物小叶补Ce

  • 海蜇皮

    《中药大辞典》:海蜇皮药材名称海蜇皮拼音Hǎi Zhē Pí别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

  • 海南蒟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南蒟药材名称海南蒟拼音Hǎi Nán Jǔ别名山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海南蒟Piper hainanense Hemsl.,以全株入药,但以根为最好。全年可采,洗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