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牡丹根

野牡丹根

《中药大辞典》:野牡丹根

药材名称野牡丹根

拼音Yě Mǔ Dān Gēn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切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牡丹"条。

性味①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味涩,性平。"

②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甘酸,微温。"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止血和瘀。治消化不良,胃痛,写痢,便血,衄血,月经过多,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②《陆川本草》:"治跌打伤积,腹泻。"

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滞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胃痛,血栓性脉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虫病。"

④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祛风逐湿,行瘀止痛,消炎解毒,杀虫。治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疽恶疮,腹股沟淋巴结炎,肠炎,丝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月经过多,红白痢疾,腹泻:野牡丹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野牡丹根二两,夏枯草五钱,酒二两炖,分二次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

取野牡丹根2~4两(干品)切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顿服或两次分服。共治72例,1剂治愈(服药1次后不再腹泻,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29例,3天治愈(服药后腹泻逐渐减少,3天内消化道症状消失)35例,4天治愈(服药后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4例,无效4例。治愈率94.4%。据观察,一般服药后数小时即止泻,肠鸣音减弱;多数病人次日便秘1天;腹痛于止泻后逐渐减轻。但腹胀消失及食欲恢复较慢。治程中未见不良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牡丹根

药材名称野牡丹根

拼音Yě Mǔ D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Melastoma

别名王不留、痢疾罐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壮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candidum D.Do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高0.5-1.5m。茎印四棱形或近圆柱形,茎、叶柄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广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7条。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近头状,有花3-5朵,稀单生,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花梗及花萼密被鳞片产太糙伏毛;花梗长3-20mm;花5数,花萼长约2.2cm,裂片卵形或略宽,与萼管等长或略长,先端渐尖,两面均被毛;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3-4cm,先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室基部具一对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糙伏毛,先端具一圈刚毛。蒴果坛状球形,与宿存萼贴生,长1-1.5cm,直径8-12mm,密被鳞片状糙伏毛;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切片。

性味味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泻;止血和瘀。主消化不良;食积腹痛;泻痢;便血;衄血;月经不调;风湿痹痛;头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敷。

复方①治月经过多,红白痢疾,腹泻:野牡丹干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野牡丹根二两,夏枯草五钱,酒二两炖,分二次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治疝气。

2.《陆川本草》:治跌打伤积,腹泻。

3.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消滞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胃痛,血栓性脉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虫病。

4. 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祛风逐湿,行瘀止痛,消炎解毒,杀虫。治头痛,偏头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疽恶疮,腹股沟淋巴结炎,肠炎,丝虫病。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取野牡丹根2-4两(干品)切碎,加水500ml,煎至100ml左右,顿服或两次分服。共治72例,1剂治愈(服药1次后不再腹污,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29例,3天治愈(服药后腹泻逐渐减少,3天内消化道症状消失)35例,4天治愈(服药后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4例,无效4 例。治愈率94.4%。据观察,一般服药后数小时即止泻,肠呜音减弱;多数病人次日便秘1天;腹痛于止泻后逐渐减轻。但腹胀消失及食欲恢复较慢。治程中来见不良副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朱砂

    《中国药典》:朱砂药材名称朱砂拼音Zhū Shā英文名CINNABARIS别名丹砂、辰砂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

  • 黄麻根

    《中药大辞典》:黄麻根药材名称黄麻根拼音Huánɡ M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性味①《现代实用中药》:"苦,温,无毒。"②《陆川本草

  • 定草根

    药材名称定草根拼音Dìnɡ Cǎo Gēn别名二面快、青丝还阳、倒生莲、盘龙莲、树林珠、长生铁角蕨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剑叶铁树叶

    药材名称剑叶铁树叶拼音Jiàn Yè Tiě Shù Yè出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剑叶朱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剑叶朱蕉,又名:小叶铁树、剑叶

  • 驴肾

    药材名称驴肾拼音Lǘ Shèn来源奇蹄目马科驴Equus asinus L.,以雄性生殖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治阳萎,血虚气弱,骨结核,骨髓炎,妇

  • 理石

    《中药大辞典》:理石药材名称理石拼音Lǐ Shí别名立制石(《本经》),肌石(《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中的纤维石膏。原形态纤维石膏:为白色纤维状,或针状,而具有绢丝光泽

  • 虫豆柴

    药材名称虫豆柴拼音Chónɡ Dòu Chái别名远志木蓝来源豆科远志木蓝Indigofera neopolygaloides Hu,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微

  •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拼音Jì Yú Dǎn Cǎo别名较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

  • 豆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叶参药材名称豆叶参别名川南报春来源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鄂西粗叶报春花Primula epilosa Craib,以根入药。7~9月采集,晒干。性味甘、辛,凉。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

  • 帘子藤

    药材名称帘子藤拼音Lián Zi Ténɡ别名花拐藤、腰骨藤、长角胶藤来源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 laxiflora (Blume) O. 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