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透茎冷水花

透茎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茎冷水花

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

别名美豆、直苎麻

来源荨麻透茎冷水花Pilea mongolica Wedd.,以根、茎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至华南。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利尿解热,安胎。主治糖尿病,孕妇胎动,先兆流产。

叶:为止血剂,治创伤出血,瘀血。

根、叶:并治急性肾炎,尿道炎,出血,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1.5~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透茎冷水花

药材名称透茎冷水花

拼音Tòu Jīnɡ Lénɡ Shuǐ Huā

别名美豆、直苎麻肥肉草冰糖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透茎冷水花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umila(L.)A.Cray[Ur-tica pumila L.;P.mongolica Wed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常分枝,淡绿色,无毛,肉质,有时呈透明状。叶对生;叶柄长1-4cm,相对叶柄不等长;托叶小,早落;叶片菱状卵形或宽卵形,长2-10cm,宽1-7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线状钟乳体,边缘于基部以上有粗锯齿;基出脉3条。花雌雄同株、同序,有时异株;聚伞花序蝎尾状,有时呈簇生状,雄花被片2,舟形,背面近先端有短角,雄蕊2,与花被对生;雌花被片3,狭披针形,雌蕊1。瘦果扁卵形,褐色,光滑。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谷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除黑龙江、青海、新疆、台湾、海南、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主尿路感染;急性肾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赤白带下;跌打损伤;痈肿初起;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红寒药

    药材名称红寒药来源爵床科刺粉芦莉草属植物红寒药Aporuellia scaposa C. B. Clarke,以根入药。秋冬采挖,晒干。性味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胃腹冷痛。用法用量2

  • 曼陀罗叶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叶药材名称曼陀罗叶拼音Màn Tuó Luó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叶。7~8月间采收,晒干或烘干。

  • 地菍根

    《中药大辞典》:地菍根药材名称地菍根拼音Dì Rěn Gēn别名地茄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根。8~12月采收。

  • 鹅毛

    《中药大辞典》:鹅毛药材名称鹅毛拼音é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羽毛。化学成分羽毛是上皮的变形,与其他动物的羽毛、毛、爪等成分相似,主要为角蛋白。因经常用尾脂腺液涂布,

  • 牛膝茎叶

    《中药大辞典》:牛膝茎叶药材名称牛膝茎叶拼音Niú Xī Jīnɡ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苋科植物牛膝的茎叶,7~8月采。功能主治治寒湿痿痹,腰膝疼痛,久疟,淋病。《纲目》:&q

  • 桉叶

    《中药大辞典》:桉叶药材名称桉叶拼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

  • 蜘蛛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蜘蛛果药材名称蜘蛛果拼音Zhī Zhū Guǒ别名肉算盘、山荸荠来源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长叶轮钟草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Merr.,以根入药。秋

  •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药材名称黄花木拼音Huánɡ Huā Mù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