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还魂草

还魂草

药材名称还魂草

拼音Hái Hún Cǎo

别名打不死

出处《陕西草药》

来源景天科植物轮叶景天全草。夏、秋季采,洗净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须根细。茎直立,不分枝。叶3~5片轮生或对生,矩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波状疏齿,叶下常苍白色,几无柄。伞房花序顶生,花密生,顶为半圆球形,直径2.5~6厘米;萼片5,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5,黄白色、淡绿色至白色,矩圆状椭圆形,长4~5毫米;雄蕊10;鳞片条状楔形;心皮5,矩圆形。花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坡草丛中或沟边石块中。分布四川、湖北、安徽、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至东北等地区。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治创伤,无名肿毒,蛇咬及蝎螫。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绞汁涂。

复方治蛇咬伤;鲜还魂草、土大黄仙茅参、明矾各适量,捣成泥状,敷伤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岩蜈蚣

    药材名称岩蜈蚣拼音Yán Wú Gōnɡ别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爬山猴、野海棠、荷叶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caualeriei

  • 菩提树皮

    《中药大辞典》:菩提树皮药材名称菩提树皮拼音Pú Tí Shù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橡树种植物南京椴的树皮及根皮。同属植物毛枝椴的树皮及根皮与本植

  • 红缘层孔菌

    药材名称红缘层孔菌拼音Hónɡ Yuán Cénɡ Kǒnɡ Jūn别名红缘树舌、红缘层孔、松生层孔、红带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松生拟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 绿豆皮

    《中药大辞典》:绿豆皮药材名称绿豆皮拼音Lǜ Dòu Pí别名绿豆壳(《本经逢原》),绿豆衣(《山西中药志》)。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将绿豆用水浸胖,揉取种皮。一般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毛叶石楠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石楠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拼音Máo Yè Shí Nán别名糯米珠、邓向观来源蔷薇科毛叶石楠Photinia villosa (Thunb.

  • 槭叶草

    药材名称槭叶草拼音Qì Yè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Mapleleafgrass别名腊八菜、爬山虎。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椒叶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鹤虱风

    《中药大辞典》:鹤虱风药材名称鹤虱风拼音Hè Shī Fēnɡ别名野萝卜(《分类草药性》),山萝卜(《中国药植志》)。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全草。6~8月开花时采收,晒

  • 野辣蓼

    药材名称野辣蓼拼音Yě Là Liǎo别名小红人、野辣子蓼来源蓼科野辣蓼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hispidum Hook.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青海鸢尾子

    药材名称青海鸢尾子拼音Qīnɡ Hǎi Yuān Wěi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青海鸢尾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qinghainica Y.T.Zhao采收和储藏:7-8月果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