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凹乳芹根

西藏凹乳芹根

药材名称西藏凹乳芹根

拼音Xī Zànɡ āo Rǔ Qín Gēn

别名独脚当归、野当归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凹乳芹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catia thibetica de Bois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去其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圆锥形,表面棕黄色,长5-15cm,粗达1.5cm,顶端有细环纹。茎中空,有细条纹,除伞辐基部有短糙毛外,其余光滑无毛。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叶柄基部有宽管状的鞘,边缘膜质;叶片长10-15cm,宽7-15cm,两面沿脉有短糙毛,末回裂片长1-2.5cm,宽0.5-1.5cm,无柄或基部下延成短柄,边缘羽状溶裂;顶部的茎生叶简化成鞘状,叶片细羽裂或3裂。复伞形花序;总苞片1或早落;小总苞片4-7,短于花柄;花瓣白色或略带红色,基部有短爪,中脉明显;花柱短,叉开。分生果长圆形或卵形,成熟后棕色,柱棱5,棱槽内油管3-5,合生面油管6。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000m的山坡、草地、林下、河滩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甘;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主风寒湿痹;中寒胃痛;腰部冷痈;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葫芦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药材名称水葫芦拼音Shuǐ Hú Lu别名大水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凤眼蓝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鲫鱼脑

    《中药大辞典》:鲫鱼脑药材名称鲫鱼脑拼音Jì Yú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治耳聋,鲫鱼脑一合,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

  • 巴旦杏仁

    《中药大辞典》:巴旦杏仁药材名称巴旦杏仁拼音Bā Dàn Xìnɡ Rén别名八担仁(《饮膳正要》),巴达杏仁(《本草通玄》),叭哒杏仁(《要药分剂》)。出处《纲目》来源

  • 杏树皮

    《中药大辞典》:杏树皮药材名称杏树皮拼音Xìnɡ Shù Pí出处《全展选编》内科疾病。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树皮。功能主治《全展选编·内科疾病》:&quo

  • 竹节海棠

    药材名称竹节海棠拼音Zhú Jié Hǎi Tánɡ英文名Spotted Bego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竹节秋海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ma

  • 小果野葡萄藤

    药材名称小果野葡萄藤拼音Xiǎo Guǒ Yě Pú Tɑo Ténɡ别名补刀藤、穿过山、山葫芦、假葡萄、葡萄血藤、野葡萄、大血藤、果麻栓。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拉丁植物动

  • 绒毛诃子

    药材名称绒毛诃子来源使君子科绒毛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 Kurt.,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敛肺,降气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狗核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核树药材名称狗核树别名少蕊扁担杆来源椴树科狗核树Grewia oligandra Pierr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微辛,凉。功能主治祛湿解毒。主治痢疾,脚气浮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