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蝮蛇皮

蝮蛇皮

《中药大辞典》:蝮蛇皮

药材名称蝮蛇皮

拼音Fù Shé Pí

出处《唐本草》

来源蝮蛇科动物蝮蛇

功能主治《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蝮蛇皮

药材名称蝮蛇皮

拼音Fù Shé Pí

英文名Pallas pit viper skin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蝰科动物蝮蛇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捕捉后,取其皮烘干。

原形态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性味甘;咸;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攻毒;止痒。主疔肿;恶疮;骨疽;疥癣;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或烧灰存性敷。

各家论述《唐本草》:皮灰,疗疔肿,恶疮,骨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鸠占叶

    药材名称斑鸠占叶拼音Bān Jiū Zhàn Yè别名战骨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狐臭柴和黄毛豆腐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mna puberula Pamp.Premna fulua Cr

  • 茶绒

    药材名称茶绒别名指叶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

  • 小对叶草

    药材名称小对叶草拼音Xiǎo Duì Yè Cǎo别名小连翘、对月草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小连翘Hypericum erectum Thunb.,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入药。

  • 赤火绳

    《全国中草药汇编》:赤火绳药材名称赤火绳拼音Chì Huǒ Shénɡ别名火绳树、接骨丹、火素树来源梧桐科赤火绳Eriolaena malvacea (Levl.)Hand.-Ma

  • 柿子

    《中药大辞典》:柿子药材名称柿子拼音Shì Zi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

  • 滇白药子

    药材名称滇白药子拼音Diān Bái Yào Zǐ别名白药子、马蹄细辛、毛狗苔、毛芋头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毛芋头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kamoonensis Kun

  • 野香茅

    《中药大辞典》:野香茅药材名称野香茅拼音Yě Xiānɡ Máo别名香茅、香茅草出处《庐山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橘草的全草。夏、秋两季,于阴天或早上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茎高30

  • 藤乌头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药材名称藤乌头拼音Ténɡ Wū Tó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蛇白蔹

    药材名称蛇白蔹拼音Shé Bái Liǎn别名山胡烂、见毒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东北蛇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Maxim.)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