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薇籽

薇籽

《中药大辞典》:薇籽

药材名称薇籽

拼音Wēi Zǐ

别名抱冬电(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大戟科植物散薇籽根、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直立灌木,高1~2米。叶互生,长卵形,长6~15厘米,宽3~8厘米,有时分裂,通常全缘,有稀钝齿,叶脉明显三出:叶柄长1~3厘米。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厘米,花小,浅黄绿色。果大如豌豆三棱形,由3粒种子合生。

生境分部生于路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解毒驱虫,接骨,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症,黄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

复方治骨折:薇籽、车前草、抱龙、藤仲玉叶金花,酒适量,共捣烂,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薇籽

药材名称薇籽

拼音Wēi Zǐ

英文名root of montane baliospermum

别名抱冬电、散微籽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散微籽的根、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liospermum effusum Pax et Hoff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微籽直立灌木,高1-2m。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长卵形,长6-15cm,宽3-8cm,有时分裂,通常全缘,有稀钝齿,叶脉明显三出;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cm,花小,浅黄绿色。果大如豌豆三棱形,由3粒种子合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温

归经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驱虫;活血消肿。主黄疸;蛔虫症;外伤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复方治骨折:薇籽、车前草、抱龙、藤仲玉叶金花,酒适量,共捣烂,用紫米稀饭调成糊状包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茴香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茴香虫药材名称茴香虫拼音Huí Xiānɡ Chónɡ别名黄凤蝶、金凤蝶、芹菜金凤蝶[成虫名]来源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

  • 白贝

    药材名称白贝拼音Bái Bèi别名贝子、贝齿、白海肥、海肥、白贝齿来源药材基源:为宝贝科动物货贝、环纹货贝等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onetaria moneta(Linnaeus)2.Mon

  • 毛白杨

    《中药大辞典》:毛白杨药材名称毛白杨拼音Máo Bái Yánɡ别名白杨、笨白杨、独摇(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出处山东昌潍《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来源为杨柳种植

  • 猴闼子

    药材名称猴闼子拼音Hóu Tà Zǐ别名仙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var.foo-chowensis(

  • 猪脬

    《中药大辞典》:猪脬药材名称猪脬拼音Zhū Pāo别名猪尿胞(《急救方》),猪胞(《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膀胱。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①《

  • 硇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硇砂药材名称硇砂拼音Náo Shā别名紫硇砂、白硇砂、碱硇砂、红硇砂、藏脑、脑砂、淡硇砂来源药材有紫硇砂和白硇砂两种。紫硇砂为紫色食盐,白硇砂为含氯化铵类的一种矿石,通常

  • 山苏木

    药材名称山苏木拼音Shān Sū Mù别名干檀香、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香疙瘩(《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檀香(《广西药植名录》)。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叶。

  • 裸柱菊

    药材名称裸柱菊拼音Luǒ Zhù Jú别名九龙吐珠、七星坠地、七星菊、大龙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裸柱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iua anthemifolia (Juss.) R. B

  • 马兜铃

    《中国药典》:马兜铃药材名称马兜铃拼音Mǎ Dōu Línɡ英文名FRUCTUS ARISTOLOCHIAE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或马兜铃A

  • 秦皮

    《中国药典》:秦皮药材名称秦皮拼音Qín Pí英文名CORTEX FRAXINI别名梣皮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