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蕲蛇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

英文名AGKISTRODON

别名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性状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炮制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酒蕲蛇:取净蕲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蕲蛇 ,用黄酒20kg。

性味甘、咸,温;有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假友水龙骨

    药材名称假友水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假友水龙骨Polypodium pseudoamoenum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

  • 牡狗阴茎

    药材名称牡狗阴茎拼音Mǔ Gǒu Yīn Jīnɡ别名狗精(《本经》),狗阴(《本草经集注》),黄狗肾(《饮片新参》),狗鞭(《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雄性的外生殖器,全年可采,以冬季

  • 萱藻

    药材名称萱藻拼音Xuān Zǎo英文名algae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出处始载于《海藻药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osiphon

  • 石瓜子

    药材名称石瓜子别名上树瓜子、石仙桃、瓜子金、小耳环、乳汁藤来源萝藦科眼树莲属植物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 Champ.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酸

  • 竹柏根

    药材名称竹柏根拼音Zhú Bǎ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

  • 老虎俐根皮

    药材名称老虎俐根皮拼音Láo Hǔ Lì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

  • 黑面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叶药材名称黑面叶拼音Hēi Miàn Yè别名黑面神、鬼划符、暗鬼木、青凡木、铁甲将军、夜兰茶、锅盖仔、四眼草、乌漆臼、青漆、山树兰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黑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礁膜

    药材名称礁膜拼音Jiāo Mó英文名reef Monostroma别名绿紫菜、苔皮、石菜、大本青苔菜、由菜、绿苔、青菜出处始载于《中国经济海藻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礁膜科植物礁膜及袋礁膜的藻体。拉丁植物

  • 横经席

    《全国中草药汇编》:横经席药材名称横经席拼音Hénɡ Jīnɡ Xí别名篦子王、梳篦王、薄叶红厚壳、独角风、铁将军、跌打将军、碎骨莲、皮子黄来源藤黄科胡桐属植物薄叶胡桐Calo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