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苒苒草

苒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苒苒草

药材名称苒苒草

拼音Rǎn Rǎn Cǎo

别名粉绿铁线莲、灰绿铁线莲、黄花铁线莲透骨草

来源毛茛苒苒草Clematis glauca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痒。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全草2~3钱,水煎服。

疮疖:熬膏外敷。

瘙痒症:枝、叶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苒苒草

药材名称苒苒草

拼音Rǎn Rǎn Cǎo

别名铁线莲透骨草、灰绿铁线莲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全草。夏、秋采割,除去杂草,晒干。

原形态攀援灌木,茎叶近无毛。叶绿色,1~2回羽状复叶,具细长柄;羽片通常2,具长柄,3出,全缘,小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4厘米,有时长线形、披针状线形,很少3裂。圆锥花序腋生;花淡黄色或淡绿色,很少外部带红色;萼片卵状披针形,长1.5~2厘米,边缘有密短毛,内面有时有毛。瘦果卵形,扁;花柱长3~9厘米。

生境分部生于固定沙漠、山坡、草地。分布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痒。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呕吐,肠痈,疮疖,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或熬膏敷。

复方①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苒苒草二至三钱。水煎服。

②治疮疖:苒苒草。熬膏外敷。

③治瘙痒症:苒苒草枝、叶。煎水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苒苒草

药材名称苒苒草

拼音Rǎn Rǎn Cǎo

英文名Herb of Yellowbell Clematis

别名铁线莲透骨草、灰绿铁线莲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粉绿铁线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glauca Willd.[C.orientalis L.var.glauca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草,夏秋季采割,去净杂草,晒干。根,秋季采,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粉绿铁线莲,草质藤本。茎纤细,有棱。叶对生,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有柄;小叶片2-3全裂或深裂,或浅裂至不裂,中央裂片较大,椭圆形或长圆形,或长卵形,长1.5-5cm,宽1-2cm,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牙齿,两侧裂片短小。通常为单聚伞花序,有3朵花;苞片叶状,全缘或2-3裂;萼片4,黄色,或外面基部带紫红色,长椭圆状卵形,长1.3-2cm,宽5-8mm,先端渐尖,外面边缘有短绒毛,内面无毛或偶有极稀疏柔毛;花瓣无;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瘦果卵形或倒卵形,长约2mm,宿存花柱羽毛状,长约4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600m山坡或路旁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性状性状鉴别 茎纤细,缠绕成团或截成段。叶对生,完整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具细长柄;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2-3全裂或深裂,中央裂片较大,全缘,两侧片较小;表面绿色,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辛。

性味辛;温;小毒

归经心;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散结;疏风止痒。主风湿性关节痛;肠炎;痢疾;痈肿疮疖;皮肤瘙痒;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或煎汤洗。

注意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连

    药材名称毛连拼音Máo Lián别名毛黄连来源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四川侧金盏Adonis szechuanensis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阴干。性味苦,凉。

  • 硕苞蔷薇

    药材名称硕苞蔷薇拼音Shuò Bāo Qiánɡ Wēi别名圆刺菱、毛刺头、猴柿刺、野毛栗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硕苞蔷薇Rosa bracteata Wendl.,以根、花和果实入药

  • 胡荽

    《中药大辞典》:胡荽药材名称胡荽拼音Hú Suī别名香菜(《韵略》),香荽(《本草拾遗》),胡菜(《外台》),蒝荽(《唐小说》),园荽(《东轩笔录》),芫荽(《日用本草》),莞荽(《普济方》

  • 水兰叶

    药材名称水兰叶拼音Shuǐ Lá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齿萼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橘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叶药材名称橘叶拼音Jú Y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叶,随时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行气,解郁,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

  • 雀梅藤叶

    药材名称雀梅藤叶拼音Què Méi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 (Osbeck) Johnst.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geretia thea

  • 气桐子

    《中药大辞典》:气桐子药材名称气桐子拼音Qì Tónɡ Zǐ别名气死桐子(《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未成熟而早落的果实。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qu

  • 紫弹树叶

    药材名称紫弹树叶拼音Zǐ Dàn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紫弹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tis biondii Pamp.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