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肾果小扁豆

肾果小扁豆

药材名称肾果小扁豆

拼音Shèn Guǒ Xiǎo Biǎn Dòu

别名黄花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肾果小扁豆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furcata Royle[P.triphylla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肾果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5-15cm。茎绿色,圆柱形,具纵棱和狭翅;小枝自基顶生出,成叉状分枝。叶柄长0.5-1cm;叶纸质,卵形、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上面绿色,疏被白色短硬毛,下面淡绿色,无毛;主脉两面隆起,侧脉明显,具缘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长2cm,不超过叶丛,果时延长达6-12cm,总花梗具棱;花小,具早落小苞片;萼片5,外面3枚小,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宽约1mm,里面2枚大,花瓣状,长圆形,长约3mm,宽约2mm,先端圆形,基部具爪;花瓣3,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具2薄片,先端2浅裂或不裂的附属物;雄蕊8,3/4以下合生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倒卵形,直径约lmm,花柱向上逐渐加宽,弯曲呈喇叭状,柱头生于喇叭之内缘。蒴果略圆形,宽过于长,先端微凹,无尖头,具由下向上逐渐加宽之翅,翅具横脉。种子卵球形,长约1.5mm,直径约1mm,黑色,被白色短柔毛,具一白色盔状种阜和亮黑色的小附属体。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1600m的石灰岩灌丛或陡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散瘀;止血。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牙痛;疔疮;失眠多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药材名称虎杖叶拼音Hǔ Zhànɡ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功能主治①《本草

  • 沙枣树皮

    《中药大辞典》:沙枣树皮药材名称沙枣树皮拼音Shā Zǎo Shù Pí出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树皮。春、夏、秋采收内皮,洗净,晒干。化学成分茎皮和枝含胡颓

  • 美穗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穗草药材名称美穗草别名高山四方麻、黑升麻、咳药、叶下红、小寒药、反背红来源玄参科美穗草Calorhabdos brunoniana (Wall.) Benth.,以根状茎入药。生

  • 蟾皮

    《中药大辞典》:蟾皮药材名称蟾皮拼音Chán Pí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化学成分皮的特殊

  • 毛叶黄杞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叶黄杞药材名称毛叶黄杞别名胖母猪果树、胖婆娘树来源胡桃科毛叶黄杞Engelbardtia colebrookiana Lind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 小黄素馨

    药材名称小黄素馨别名败火草、常春小黄馨、火炮子、矮探春来源木犀科小黄素馨Jasminum humile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甘、微涩,凉。功能主治清火,解毒。主治烧

  • 黑果小檗

    《中药大辞典》:黑果小檗药材名称黑果小檗拼音Hēi Guǒ Xiǎo Bò别名刺黄柏、则热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春、秋采收。原形态落叶灌

  • 羊乳

    《中药大辞典》:羊乳药材名称羊乳拼音Yánɡ R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87克,蛋白质3

  • 刺瓜米草

    《中药大辞典》:刺瓜米草药材名称刺瓜米草拼音Cì Guā Mǐ Cǎo别名刺梭罗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刺瓜米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茎枝均具针刺。叶互生,硬革质,有柄,叶片长

  • 山风

    药材名称山风别名香艾纳、香艾来源菊科山风Blumea aromatica (W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微苦,温。功能主治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