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美商陆叶

美商陆叶

药材名称美商陆叶

拼音Měi Shānɡ Lù Yè

别名商陆

来源药材基源:为商陆科植物垂序商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tolacca acinosa Roxb.[P。Esculentavan Houtt.」2.Phytolacca americana L.[P.Decandra L.]

采收和储藏:叶茂盛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原形态1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光滑无毛。根粗壮,圆锥形,肉质,外皮淡黄色,有横长皮孔,侧根甚多。茎绿色或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具柄;柄的基部稍扁宽;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2-15cm,宽5-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总状花序生于技端或侧生于茎上,花序直立;花被片5,初白色后渐变为淡红色;雄蕊8-10;心皮8-10个,分离,但紧密靠拢。浆果,扁圆状,有宿萼,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种子肾形黑色。花、果期5-10月。

2.形态与上种相似,区别在于本种茎紫红色,棱角较为明显,叶片通常较上种略窄,总状果序下垂,雄蕊及心皮通常10枚。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于庭园。

2.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2.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常皱缩,展平后呈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14cm,宽4-6cm,全缘,上表面浅绿色,下表面浅棕黄色,羽状网脉于叶背明显突出,主脉粗壮;叶柄长约2cm,上面具浅槽,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垂序商陆叶含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D-木糖甙(kaempferol-3-β-D-xyl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瑞诺甙(reynou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烟花甙(nicotiflorin),芸香甙(rutin),商陆皂甙(phytolaccoside)E,多糖和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

药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 垂序商陆叶中所含的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对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兔网织细胞核糖体上珠蛋白和苯丙氨酸肽的合成。PAP属于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me inactiviting protoeins),以酶学作用方式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失活,抑制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死亡。PAP在无细胞系统中对苯丙氨酸合成的抑制作用比在兔网织细胞核糖体上更明显。试验表明,PAP不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始动阶段,而是作用于肽链延伸阶段,使真核细胞核糖体的60S亚基酶失活,从而抑制了肽链的延伸。PAP有较强的抑制蛋白质合成作用。叶的PAP和夏叶的PAP-Ⅱ在无细胞系统中抑制蛋白质合成50%所需剂量(ID50)分别为0.24nmol和0.25nmol。

2.抗肿瘤作用 抗病毒蛋白有抗癌作用,将PAP与特定的癌细胞衍生的单克隆抗体连接而制备的异向药物(免疫毒素)能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实验表明,含有PAP的免疫毒素能有效地杀伤白血病细胞、人乳腺肿瘤细胞、黑色素瘤细胞和卵巢癌细胞,也可预防白血病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

3.其他作用 垂序商陆叶提取物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均有显着凝集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主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鲤鱼皮

    《中药大辞典》:鲤鱼皮药材名称鲤鱼皮拼音Lǐ Yú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皮。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等。此外,尚含叶黄素及一种类似于蝲蛄素的红色色素;从绯鲤(红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

  • 大果臭椿皮

    药材名称大果臭椿皮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

  • 棕树心

    《中药大辞典》:棕树心药材名称棕树心拼音Zōnɡ Shù Xī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心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功能主治《贵州民间方药集》

  • 金丝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丝矮陀陀药材名称金丝矮陀陀别名千年矮、三角咪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粉蕊黄杨Pachysandra axillaris Fr anch.,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 蕹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蕹菜药材名称蕹菜拼音Wènɡ Cài别名空心菜、藤藤菜、蕻菜来源旋花科植物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I. reptans (L.)P

  • 禹州漏芦

    药材名称禹州漏芦拼音Yǔ Zhōu Lòu Lú英文名RADIX ECHINOPSIS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华东蓝刺头Ec

  • 蕨菜

    药材名称蕨菜拼音Jué Cài别名龙爪菜、锯菜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斜生,被有浅棕色至棕

  • 阔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阔叶垂头菊药材名称阔叶垂头菊来源菊科垂头菊属植物丛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stenactinum Diels,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