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泽兰

红泽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泽兰

药材名称红泽兰

拼音Hónɡ Zé Lán

别名泽兰泽兰、垂序马蓝、拟马蓝

来源爵床科红泽兰属植物红泽兰Championella japonica (Thunb.) Brem.[Strobilanthes japonicus (Thunb.) Miq.]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用于痛经,盆腔炎,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3~5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泽兰

药材名称红泽兰

拼音Hónɡ Zé Lán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爵床科植物垂序马蓝全草。7~9月间,可采割茎叶两次,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60~80厘米,茎丛生,四棱形,靠地的节上有不定根,上端多分枝,节间基部肿胀。叶对生,披针形,长3~4厘米,宽0.7~1厘米,先端钝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疏钝锯齿,两面均无毛;叶柄短或近无柄,短穗状花序由枝顶叶腋抽出,花淡紫色,径约1.2厘米;萼片5枚,狭小,绿色;花冠漏斗状,下部细长成筒,略弯,上部5裂片,先端圆形;雄蕊4,2强,着生于冠管上;雌蕊1,花柱细长,有毛,略露于管外。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林边、沟边、屋旁等阴温的地方。分布四川、湖北。

性状干燥全草全体呈紫黑色(鲜时紫红色);茎四棱形,粗约3~5毫米,末端渐细小。表面棕褐色,有顺向纹理,有节,节间长约4~8厘米。分枝对生于节上。质脆易断,断面中央有小空心。叶片多已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呈披针形。微有清香气。以全草少碎断者为佳。

性味苦微辛,温。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微温,味苦。"

②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性温,味微辛。"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瘀行水,舒肝散郁。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血晕,症瘕痈肿,跌打损伤及身面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四川常用中草药》:"无血滞者忌用。"

备注本品在四川西部作泽兰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泽兰

药材名称红泽兰

拼音Hónɡ Zé Lán

英文名Herb of Japanese Conehead

别名水灵山、水连召、山泽蓝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垂序马蓝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lanthes japonicus (Thu-nb.) Miq. [Chanpionella japonica (Thunb.) Breme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垂序马蓝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60-80cm。茎丛生,呈四棱形,靠地的节上生不定根,节间基部肿胀;上部多分枝。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披针形,长3-4cm,宽0.7-1cm,先端钝尖,基部狭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疏钝锯齿。短穗状花序由枝顶叶腋抽出;花淡紫色,直径约1.2cm;萼片5;花冠漏斗状,下部细长成筒,略弯,上部5裂片,先端圆形;雄蕊二强,着生于冠管上,花丝基部有膜相连,有1退化雄蕊残迹。蒴果长7-10mm。种子4颗,有微毛。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边、沟边等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湿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化瘀行水。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症瘕;身面浮肿;痈;肿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注意《四川常用中草药》:无血滞者忌用。

各家论述《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瘀行水,舒肝散郁。治月经不调,产后淋漓腹痛,血晕,症瘕痈肿,跌打损伤及身面浮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鸦跖花

    药材名称鸦跖花拼音Yā Zhí Huā英文名Oxygraphis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鸦跖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graphis glacialis(F

  • 鸡子白

    《中药大辞典》:鸡子白药材名称鸡子白拼音Jī Zǐ Bái别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白。化学成分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

  • 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米药材名称粳米拼音Jīnɡ Mǐ别名白米来源禾本科粳米Oryza sativa 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益气止泄。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 垂丝卫矛

    《中药大辞典》:垂丝卫矛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别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青皮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米饭、暖木(《中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芭茅

    药材名称芭茅拼音Bā Máo别名竿青、竿芒。出处本品《纲目》始载之,在“白茅”条下云:“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又云:“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也。”所述乃本种,即芒草中具有短穗的

  • 烟油

    药材名称烟油拼音Yān Yóu别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功能主治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①《百草镜》:"凡蛇咬

  • 绒仙人球

    药材名称绒仙人球拼音Rónɡ Xiān Rén Qiú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绒仙人球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mmilaria rhodantha Link et

  • 罐子草

    药材名称罐子草拼音Guàn Zi Cǎo别名仰天罐、高脚红缸、线鸡脚、大金钟、公石榴、倒水莲、阔叶金锦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opip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