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磨盘草子

磨盘草子

《中药大辞典》:磨盘草子

药材名称磨盘草子

拼音Mó Pán Cǎo Zǐ

出处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种子

化学成分种子中含油约5%,其中脂肪酸成分有:油酸41.3%,亚油酸26.67%,亚麻酸6.80%,硬脂酸11.17%和棕榈酸5.08%。又含非皂化物质约1.77%,系谷甾醇。残渣中含有棉子糖。

功能主治涩肠利水。

复方①治赤白痢:磨盘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一钱,每日三次,饭前蜜汤送服。

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磨盘草子

药材名称磨盘草子

拼音Mó Pán Cǎo Zǐ

英文名Seed of Indian Abutilon

出处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utilon indicum (L.) Sweet [Sida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打下种子,晒干。

原形态磨盘草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的亚灌木状草本,高1-2.5m。分枝多,全株均被灰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4cm,被灰色短柔毛和丝状长柔毛;托叶钻形,外弯;叶卵圆形或近圆形,长3-9cm,宽2.5-7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不规则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4cm,近顶端具节,被灰色星状柔毛;花萼盘状,绿色,直径6-10mm,密被灰色柔毛,裂片5,宽卵形,先端短尖;花黄色,直径2-2.5cm,花瓣5,长7-8mm;雄蕊柱被星状硬毛;心皮15-20,成轮状,花柱5,柱头头状。果为倒圆形似磨盘,直径约1.5cm,黑色,分果爿15-20,先端截形,具短芒,被星状长硬毛。种子肾形,被星状疏柔毛。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如平原、海边、砂地、旷野、山坡、河谷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及棕榈酸(palmitic aicd)等。种子还含谷甾醇(sitosterol),及棉子糖(raffinose)。

性味辛;甘;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窍;利水;消热解毒。主耳聋;乳汗不通;水肿;便秘;痢疾;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3g。

复方①治赤白痢:磨盆草子实,炒研为末,每次一钱,每日三次,饭前蜜汤送服。②治痈疽肿毒:磨盘草子实一枚,研末,开水冲服;另取鲜叶与蜜或红糖捣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芨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芨芨草药材名称芨芨草拼音Jī Jī Cǎo别名枳机草、席箕草来源禾本科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以茎基部及花、根状茎入药。生境分

  • 鸱骨

    《中药大辞典》:鸱骨药材名称鸱骨拼音Chī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翅骨。功能主治《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老鸱翅关大骨,微炙,捣细罗为散,少少吹入鼻中。"摘录《中药

  • 兰花叶

    药材名称兰花叶拼音Lán Huā Yè别名兰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建兰;寒兰或台兰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L.)Sw.[Epidendrum e

  • 绣球花

    药材名称绣球花拼音Xiù Qiú Huā别名八仙花、粉团花来源虎耳草科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inge,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多有

  • 贝齿

    药材名称贝齿拼音Bèi Chǐ来源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

  • 山李子

    药材名称山李子拼音Shān Lǐ Zi英文名Root or bark of Turbestan Barberry别名刺黄柏、则热克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新疆农村、牧区用黑果小檗的果(山李子),治

  • 都拉鸢尾

    药材名称都拉鸢尾别名都拉、扁竹兰来源鸢尾科都拉鸢尾Iris confusa Sealy.,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并解乌头、蕈类、食物中毒。

  • 苜蓿根

    《中药大辞典》:苜蓿根药材名称苜蓿根拼音Mù Xu Gēn别名土黄耆(《食疗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根。化学成分紫苜蓿的根含糖类。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其中有2

  • 柯蒲木

    《中药大辞典》:柯蒲木药材名称柯蒲木拼音Kē Pú Mù别名勐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夹竹枕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叶。果,秋季采收。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云南蕊木,又

  • 瓢瓜

    药材名称瓢瓜拼音Piáo Guā别名蒲种壳来源葫芦科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depressa Hara,以果皮入药。生境分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