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矮陀陀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

药材名称矮陀陀

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

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微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解热截疟。用于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胃痛,气胀腹痛,感冒发热,疟疾。

用法用量2~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矮陀陀

药材名称矮陀陀

拼音ǎi Tuó Tuó

别名地黄连、小独根、思茅地黄连、千年矮。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云南地黄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云南地黄连 矮小半灌木,高2.5-15cm。茎上被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11),近无柄,纸质,倒卵形至近圆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深齿状或近羽状分裂,每边通常有粗齿1-5枚,下部全缘,两面均被稀疏紧贴柔毛,脉上尤密;顶生小叶较大,长2-3.5cm,宽1.3-1.8cm,柄长2-3mm;侧生小叶长0.5-2cm,宽0.8-1.3cm。总状花序腋生,长达1.5cm,具花1-5朵,被柔毛;花梗短;有小苞片;花萼5裂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2mm,被柔毛;花冠白色,长3-4cm,无毛,花冠管长约2.2cm,裂片长椭圆形,长10-12mm;雄蕊管长约3cm,与花冠管合生,先端齿裂;子房被毛,花柱线形,无毛,柱头头状。蒴果扁球形,径约6mm,果梗弯垂。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750m的金沙江河谷地区急流石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瘀痛;风湿关节痛;咽喉炎;痈肿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雉尾

    《中药大辞典》:雉尾药材名称雉尾拼音Zhì Wěi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尾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①《纲目》:"烧灰和麻油,敷丹毒。&qu

  • 麻叶

    《中药大辞典》:麻叶药材名称麻叶拼音Má Yè别名火麻头(《疮科心要》)。出处《药性论》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化学成分大麻叶含Δ2-四氢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另据报道

  • 银牙莲

    药材名称银牙莲别名老茶王、牛皮桐、糯米林、青皮柴、矩形老鼠刺、华鼠刺来源虎耳草科银牙莲Itea chinensis Hook. et Arn. var. oblonga (H.-M.) C. Y. W

  • 桦革裥菌

    药材名称桦革裥菌拼音Huà Gé Jiǎn Jūn别名桦褶孔菌、蘑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桦革裥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zites betulina(L.ex Fr.)Fr.[Ag

  • 虎尾草

    药材名称虎尾草拼音Hǔ Wěi Cǎo别名水苏麻、沙虫药、荷麻根、大马鞭梢、大麻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萼香共菜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eriocalys(Dunn)Ha

  • 龙须眼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须眼子菜药材名称龙须眼子菜拼音Lónɡ Xū Yǎn Zǐ 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以全

  •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拼音Jú Huā àn Xiāo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 风车藤

    《中药大辞典》:风车藤药材名称风车藤拼音Fēnɡ Chē Ténɡ别名黄牛叶、红龙出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为金虎尾科植物风车藤的老茎。全年可采,切段晒干备用。原形态木质大藤本,长可达3

  • 万丈深茎叶

    《中药大辞典》:万丈深茎叶药材名称万丈深茎叶拼音Wàn Zhànɡ Shēn Jīnɡ Y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万丈深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棘针

    《中药大辞典》:棘针药材名称棘针拼音Jí Zhēn别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棘刺。性味①《本经》:"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