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矮杨梅

矮杨梅

药材名称矮杨梅

拼音ǎi Yánɡ Méi

别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杨梅科植物矮杨梅根皮茎皮果实。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果实:夏季采摘,鲜用。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2米。根呈不规则块状,上生少数细根。茎直立,具分枝,小枝较粗壮,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状倒卵形至短楔状倒卵形,长2.5~8厘米,宽1~3.5厘米,上面有腺体脱落后的凹点,下面有腺体,通常无毛;叶柄长1~4毫米,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雌雄异株。穗状花序单生叶腋,基部有不显着分枝;雄花序直立或上倾,极缩短分枝有1~3雄花;雄花无小苞片,有1~3雄蕊;雌花序长1.5厘米,极缩短分杖有2~4不孕苞片和2雌花:雌花有2小苞片,子房无毛。核果球形,成熟后暗红色,内果皮坚硬,黄白色。种子1枚。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及灌木丛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①《云南中草药》:"根皮:涩,凉。果:酸,凉。"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酸涩,温。"

功能主治治痢疾,腹泻,消化不良,崩漏,直肠出血,脱肛,风湿疼痛,跌打劳伤。

①《云南中草药》:"收敛,止血,消炎。防治痢疾,内出血,风湿疼痛,崩漏。"

②《云南中草药选》:"收敛止泻,止血,通络。治痢疾,腹泻,胃痛,消化不良,直肠出血,风湿性关节炎,跌打劳伤。"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食健胃,收敛,祛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

复方①治风湿痛:杨梅根配小红参叶下花共研末,用酒或开水送服。

②治久泻久痢:㈠杨梅果兑糖蒸吃。㈡杨梅酱(熟透的杨梅五斤,蜂蜜二斤,腌藏一年后备用)常服。

③治脱肛:杨梅根研末,煮大肠吃。

④治咳嗽:杨梅酱配枳壳陈皮百部(三味为末),共蒸吃。(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雷公连

    药材名称雷公连拼音Léi Gōnɡ Lián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Amydrium别名大医药、大软筋藤、九龙上调、野红苕、青藤、雷公药、风湿药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耐冬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耐冬果药材名称耐冬果拼音Nài Dōnɡ Guǒ别名小叶栒子、黑牛筋、刀口药、铺地蜈蚣来源蔷薇科耐冬果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以叶入

  • 金钗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钗股药材名称金钗股别名树葱、大树葱、平棍子、岩豇豆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柱叶钗子兰Luisia teretifolia Gaudi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

  • 蛇含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含石药材名称蛇含石拼音Shé Hán Shí别名蛇黄来源为褐铁矿的结核。除去泥土。性状略呈圆球形或不规则的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约0.7~3厘米。黄

  • 女菀

    《中药大辞典》:女菀药材名称女菀拼音Nǚ Wǎn别名白菀、织女菀(《吴普本草》),女宛(《本草经集注》)。女肠(《广雅》),羊须草(《雷公炮炙论》),茆(《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

  • 对叶榕

    药材名称对叶榕拼音Duì Yè Rónɡ别名牛奶树,牛奶子、多糯树、稔水冬瓜来源桑科榕属植物对叶榕Ficus hispida L. f.,以根、叶、果、皮入药。全年可采,

  • 黑鹅脚板

    《中药大辞典》:黑鹅脚板药材名称黑鹅脚板拼音Hēi é Jiǎo Bǎ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直刺变豆菜的全草。春、夏采收,晒干。原形态直刺变豆菜,又名:直刺山芹菜。多年生草

  • 木椒根

    药材名称木椒根拼音Mù Jiāo Gēn别名木姜子根(《重庆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木姜子的根。8~10月采挖。性味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无毒。"

  • 火绳树

    药材名称火绳树拼音Huǒ Shénɡ Shù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翅果麻的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ydia calyina Rox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皮或叶,晒干。原形态翅果麻

  • 角翅卫矛果

    药材名称角翅卫矛果拼音Jiǎo Chì Wèi Máo Guǒ别名蜘蛛果果实。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角翅卫矛Euonymus cornutus Hemsl.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