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牛抄藤

牛抄藤

《中药大辞典》:牛抄藤

药材名称牛抄藤

拼音Niú Chāo Ténɡ

别名长叶海金沙(《广州植物志》),驳筋藤,介指藤,缠藤(《广西药植名录》),柳叶海金沙(《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海金沙科植物曲轴海金沙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7米。羽片多数,对生,长圆状三角形,长16~25厘米,羽柄长约2.5厘米,单数2回羽状;1回小羽片3~5对,互生,柄长3~7毫米。最下1对三角状披针形,长8~10厘米,下部羽状,第2或第3对以上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不分裂,基部耳状,顶生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长6~10厘米,钝头,基部近圆形,有时有一汇合裂片;末回小羽片1~3对,近无柄,三角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5~5厘米,基部深心形,缘有小锯齿;叶片草质,脉上略被刚毛;羽轴多少弯曲,有狭翅。孢子囊穗线形,长8~9毫米,褐色;孢子表面有疣状物。

生境分部生疏林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痢疾,霍乱抽筋,止血,消炎。"

②《云南中草药选》:"舒筋活络,请热,利尿,消肿。治风湿麻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牛抄藤

药材名称牛抄藤

拼音Niú Chāo Ténɡ

英文名Herb of Flexuose Climbing Fern

别名长叶海金沙、驳筋藤、介指藤、缠藤、柳叶海金沙海金沙、左壮藤、坐转藤、加吊藤、戒指藤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曲轴海金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godium flexuosum(L.)Sw.[L.pinnatifidum Sw.;Ophioglossum flexuos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高达7m。羽片多数,对生,长圆状三角形,长16-25cm,羽柄长约2.5cm,单数2回羽状;1回小羽片3-5对,互生,柄长3-7mm,最下1对三角状披针形,长8-10cm,下部羽状,第2或第3对以上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不分裂,基部耳状,顶生的1回小羽片披针形,长6-10cm,钝头,基部近圆形,有时有一汇合裂片;末回小羽片1-3对,近无柄,三角状卵形至阔披针形,长1.5-5cm,基部深心形,缘有小锯齿;叶片草质,脉上略被刚毛;羽轴多少弯曲,有狭翅。孢子囊穗线形,长3-9mm,褐色;孢子表面有疣状物。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草坡阴湿处、杂木林下或向阳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海金沙内酯(lygodinolide),乌楠醌(tectoquinone),东北贯众醇(dryocrassol),O-对-香豆酰-东北贯众醇(O-p-coumaryl-dryocrassol),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β-D-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根含槲皮素(quercetin),3,3',4',5,7-五羟基-黄酮-3-O-芸香糖甙(3,3',4',5,7-pentahydroxy-flavone-3-O-rutinoside)。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清热利湿;止血。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水肿;痢疾;疮痈肿毒;小儿口疮;火眼;癣疾;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理,换敷;或煎汤洗;或制成软膏涂。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治痢疾,霍乱抽筋,止血,消炎。

2.《云南中草药选》:舒筋活络,清热,利尿,消肿。治风湿麻木,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栾樨

    药材名称栾樨拼音Luán Xī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Indian Pluchea别名格杂树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u

  • 狗肉

    《中药大辞典》:狗肉药材名称狗肉拼音Gǒu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肉。原形态狗(《左传》),又名:犬(《左传》),黄耳(崔豹《古今注》),地羊(《纲目》),家犬(《医林纂要》)

  • 蚕砂

    药材名称蚕砂拼音Cán Shā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性味甘、辛,温。功

  • 诃子

    《中国药典》:诃子药材名称诃子拼音Hē Zǐ英文名FRUCTUS CHEBULAE别名诃黎勒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 或绒毛诃子Terminalia

  • 白草莓

    《中药大辞典》:白草莓药材名称白草莓拼音Bái Cǎo Méi别名三匹风、野杨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药》),白泡儿、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药选》),只大萨曾(藏名)。出处《云南

  • 小叶黑面叶

    药材名称小叶黑面叶拼音Xiǎo Yè Hēi Miàn Yè别名小柿子、地石榴、黑面叶、跳八丈、小叶山漆茎来源大戟科山漆茎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

  • 小球藻

    药材名称小球藻拼音Xiǎo Qiú Z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小球藻科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及小球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Chlorella vu

  • 榕树

    药材名称榕树拼音Rónɡ Shù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叶:微苦、涩

  • 草地黄芩

    药材名称草地黄芩别名川黄芩来源唇形科黄芩属植物草地黄芩Scutellaria hypericifolia Levl.,以根入药。9~10月挖根,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湿解毒。用于风

  • 蚯疽草

    《中药大辞典》:蚯疽草药材名称蚯疽草拼音Qiū Jū Cǎo别名白头菜、夜明草(《广西药植名录》),肉桂草、泥鳅菜(《福建中草药》),鱼眼草、茯苓菜(《广西植物名录》)。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