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滚龙草

滚龙草

药材名称滚龙草

拼音Gǔn Ló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城口瓶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fargesii Christ[Vandenboschia fargesii(Christ)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中型附生蕨类,植株攀援,长6-9m。根茎灰褐色,横走,疏被淡褐色扁平多细胞节状毛,无根。叶膜质,远生,叶腋有被节状毛的芽;柄极短,近无翅;叶片狭卵形,长6-10cm,宽2.5-3cm,三回羽状分裂;裂片12-15对,互生,彼此以狭翅相连,狭卵形或狭椭圆形,下部的较大,长1.2-1.8cm,宽6-8mm;二回裂片4-6对,互生,彼此以狭翅相连,斜倒卵形,羽状分裂;裂片1-2对,互生,长圆形,叶轴及叶脉背面均有淡褐色节状毛;叶脉羽状,末回裂片具小脉1条。孢子囊群位于末回裂片顶端,囊苞管状,呈狭长的漏斗形,长约1.5mm,宽约1mm,常下弯,口部膨大,边缘外卷;囊托丝状,黑色,伸出于囊苞之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吐血;便血;尿血;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藏荆芥

    药材名称藏荆芥拼音Cánɡ Jī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藏荆芥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peta angustifolia C.Y.Wu原形态藏荆芥,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

  • 罗甸沟瓣

    药材名称罗甸沟瓣拼音Luó Diàn Gōu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罗甸沟瓣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petalum feddei(Levl.) Hou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

  • 獾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獾油药材名称獾油拼音Huān Yóu来源鼬科动物狗獾Meles meles L.的脂肪经加工而成。秋冬捕捉。炮制取肉油,洗净,切碎,置锅内炼油,去渣,放冷后加入冰片适量(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

  • 钭叶榕

    药材名称钭叶榕别名酸叽叽树、马勒来源桑科钭叶榕Ficus gibbosa Blume,以树皮及寄生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痉。主治感冒。高热

  • 浮海石

    药材名称浮海石拼音Fú Hǎi Shí英文名Pumice别名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海浮石、浮水石、羊肝石出处出自《本草从新》来源药材基源: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及瘤分胞苔虫等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南瓜蒂

    《中药大辞典》:南瓜蒂药材名称南瓜蒂拼音Nán Guā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生境分部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

  • 钻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石风药材名称钻石风拼音Zuàn Shí Fēnɡ别名清风藤、铁牛入石、女儿藤来源清风藤科四川清风藤Sabia schumanniana Diels,以根入药。

  • 黑大豆

    《中药大辞典》:黑大豆药材名称黑大豆拼音Hēi Dà Dòu别名乌豆(《肘后方》),黑豆(《日华子本草》),冬豆子(《四川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