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石鳖

海石鳖

药材名称海石鳖

拼音Hǎi Shí Biē

别名石鳖、海八角毛、八节毛

来源药材基源:为陷板石鳖科动物红条毛肤石鳖、锉石鳖科动物函馆锉石鳖及多种石鳖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Lischke)2.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

采收和储藏:在海滩上或岩石缝间捕捉。捕得后洗净,置阴暗通风处晾干。

原形态1.红条毛肤石鳖,体卵圆形,长27-33mm,宽16-21mm。体色变化大,多为灰绿色或青灰色。背腹扁平,头在冯下方,无眼及触角,有一短而下弯的吻,吻中为口,口内齿舌很长。背面中央突起,有呈覆瓦状排列的石来质壳片8块,暗绿色壳片中央具有3条红色色带。前端头壳顶部较光滑,边缘部分有低平粒状突起,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齿裂5个。近两端的壳片长宽略相近,中间的壳片略宽,峰部有纵肋,翼部有较大的颗较状突起,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个齿裂。尾壳片较小,前缘中央微凹,后缘弧形,表面有颗料状突起,嵌入后区两侧各具1齿裂。在壳片的四周置有一圈外套膜,形成较宽的环带,呈深绿色,其周围相间布有18丛棘束。腹面平担,足扁而宽,几占整个腹面。足与外套膜之间形成一较狭的外套沟。沟中有鳃22-24对。鳃列长约为足长的2/3。生殖孔和排泄孔位于外套沟稍后端。肛门位于足的后方。

2.函馆锉石鳖,体卵圆形,长22-35mm,宽12-19mm,背腹扁平,外表圭黄色或暗绿色,并杂有深色斑点。头壳片放射肋细密,甚多,嵌入片具15-19个齿裂。中间壳片中央部有显着的网状刻纹。翼部有5-7条放射肋。嵌入片每侧具2-3个齿裂。尾壳片中央区的刻纹与中间壳片的网状相同,后区具细密的放射肋及环状纹,嵌入片具12-20个齿裂。周围环带窄,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鳞片。鳃35对,鳃列与足等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潮间带岩石上,北方可生活于数米深的浅海。能缓慢匍匐爬行于海藻丛中喜附着于岩石石缝或阴处。

2.栖息于潮间带岩礁石上或石缝间,以中下区为多。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2.分布于渤海、黄海沿岸。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海滨习见种。

性状性状鉴别,(1)红条毛肤石鳖,全体呈卵圆形,背面有8块呈覆瓦状披列的石灰质的壳片。壳片暗绿色,中部有3条红色色带。环带较宽,深绿色,其上面有18丛棘束。气腥,味咸。

(2)函馆锉石鳖,形似红条毛肤石鳖。唯中间壳片中央部有显着的网状纹理,翼部有5-7条放射肋纹。

化学成分全体含牛磺酸(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蛋白质(protein)等。还含两种新类胡萝卜素;(3S,4R,3R,6R)-β,ε-胡萝卜素-3,4,3-三醇[(3S,4R,3R,6R)-β,ε-carotene-3,4,3-triol]和(3R,4R,3R)-β,β-胡萝卜素-3,4-3-三醇[(3R,4R,3R)-β,β-carotene-3,4,3-triol]。

鉴别理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适量,加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氯信2ml溶解后移入小试管,沿管壁滴加浓硫酸1ml,静止10min,上层显橙红色,并有蓝色荧光,两液界面呈血红色环。

(2)取(1)项提取过的残渣加水煎煮,取水煎液1ml加入等量的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min,呈紫色。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主颈淋巴结结核;麻风病;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焙焦研末,2-6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龟肉

    《中药大辞典》:龟肉药材名称龟肉拼音Guī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原形态形态详"龟版"条性味甘咸,平。①《食疗本草》:"温,味酸。"②《日用本草》:"味酸,温,有小毒。"③《纲目》

  • 黄荆子

    《中药大辞典》:黄荆子药材名称黄荆子拼音Huánɡ Jīnɡ Zǐ别名布荆子(《本草求原》),黄金子(《浙江中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

  • 梓木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 绿兰花

    《中药大辞典》:绿兰花药材名称绿兰花拼音Lǜ Lán Huā别名虎仔草、石淋草(《泉州本草》),脓泡药(《贵州草药》)。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通泉草的全株。原形态通泉草(《庚辛玉册

  • 葶苈子

    《中国药典》:葶苈子药材名称葶苈子拼音Tínɡ Lì Zǐ英文名SEMEN LEPIDII/SEMEN DESCURAINIAE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

  • 食茱萸

    药材名称食茱萸拼音Shí Zhū Yú别名越椒(《广雅》),檔子(《本草拾遗》),艾子(《本草图经》),辣子(《纲目》)。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

  • 番石榴干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干药材名称番石榴干拼音Fān Shí Liu Gā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夏、秋采收,晒干。产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番石榴(《楂物

  • 三角叶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冷水花药材名称三角叶冷水花别名玻璃草来源荨麻科三角叶冷水花Pilea swinglei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性味淡、微甘

  • 假酸浆

    《中药大辞典》:假酸浆药材名称假酸浆拼音Jiǎ Suān Jiānɡ别名水晶凉粉(《贵州草药》),蓝花天仙子、大千生(《云南中草药》),冰粉(《云南中草药选》),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昆明民间常用草

  • 野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苋菜药材名称野苋菜别名细苋、白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绿苋Amaranthus viridis L.,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