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藁本

水藁本

药材名称水藁本

拼音Shuǐ Gǎo Běn

别名藁本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2m。根茎发达,结节状,棕褐色。茎圆柱形,中空,具条纺,略带紫色。芭下中叶具长柄,基部扩大成鞘;茎上部叶具柄,柄长5-7cm;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长约15cm,宽约17cm,三回羽状全裂,第一回羽片三角状卵形,长8-10cm,宽6-7cm;第二回羽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cm,宽1.5-2cm,顶端常延伸成尾尖状;末回裂片近卵形,长5-15mm,宽5-10mm,基部楔形,上部羽状分裂,裂齿具小尖头。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梗长达15cm,顶端密被糙毛;顶生伞形花序直径约4cm;总苞片6,线形,常早落;伞辐12-23,长2-3cm;小总苞片6-10,线形。分生果卵形,长约3mm,宽约2mm;背棱突起或呈翅状,侧棱翅状,每棱槽内有油管2-3(-4),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500m的林下、草地和石崖缝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团块状,无分枝,节间多明显,长3-5.5cm,直径0.8-3cm。表面灰棕色,栓皮不易剥落。体重,质硬,难折断,断面土黄色,略平坦,无裂隙。气香弱,味甘而麻。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风寒湿痹;脘腹痛;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血虚及头痛属热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插田泡

    药材名称插田泡拼音Chā Tián Pào别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

  • 山羊肉

    《中药大辞典》:山羊肉药材名称山羊肉拼音Shān Yánɡ Ròu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肉。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性味甘,热。①《纲目》:&

  • 白头翁

    《中国药典》:白头翁药材名称白头翁拼音Bái Tóu Wēnɡ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 粘鱼须

    药材名称粘鱼须拼音Nián Yú Xū别名龙须菜(《救荒本草》),鲇鱼须草(王安卿《采药志》),金岗薛(《简易草药》),鲢鱼须(《湖北志》),倒钩刺(《中药志》),粘鱼须菝葜(《山

  • 华南实蕨

    药材名称华南实蕨拼音Huá Nán Shí Jué英文名Subxordate Bolbitis别名凤尾蕨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实蕨科植物华南实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

  • 刺楸树根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根药材名称刺楸树根拼音Cì Qiū Shù Gēn别名刺五加(《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根或根皮。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

  • 撑篙竹

    药材名称撑篙竹拼音Chēnɡ Gāo Zhú英文名Punting Pole Bambusa别名油竹、白眉竹、花眉竹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掌篙竹的叶、叶芽或茎皮。拉丁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绵马贯众

    《中国药典》:绵马贯众药材名称绵马贯众拼音Mián Mǎ Guàn Zhònɡ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别名贯众、贯仲来

  • 大花石上莲

    药材名称大花石上莲拼音Dà Huā Shí Shànɡ Lián别名岩白菜、毛芥菜、还魂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福建苦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fokien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