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石油菜

水石油菜

药材名称水石油菜

拼音Shuǐ Shí Yóu Cài

别名虎牙草、地油仔、蚯蚓草、矮冷水花苔水花透明草、圆叶豆瓣草、坐镇草、水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齿叶矮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ploides (Gaud.)Hook.et Arn.var.major W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高达15cm。茎肉质,有分枝,全株无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纤细;叶片菱状卵形或近扁形,长4-15mm,宽5-16mm,先端圆形或钝,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中部以上有浅牙齿,上面密生短杆状钟乳体,下面有暗紫腺点;基出脉3条,网脉不明显。花雌雄同株;二歧聚伞花序或伞房状,近无总花梗;雄花少数,花被片4,雄蕊4;雌花花被片3,中间1枚较长。瘦果卵形,扁,褐色,表面具刺状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阔叶林下、沟边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微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祛风除湿;祛瘀止痛。主咳嗽;哮喘;风湿痹痛;水肿;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鲜品可用至30-60g;或浸酒。外用:鲜全草适量,捣敷;或浸酒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穗蓼

    《中药大辞典》:多穗蓼药材名称多穗蓼拼音Duō Suì Liǎo别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6~10月采收。原形态草本,高100~1

  • 催吐白薇

    药材名称催吐白薇来源萝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剂有催吐作用。种子抽提物对心脏有类似“羊

  • 浮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尸草药材名称浮尸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poteroides Franch.的全草。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

  • 柳穿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穿鱼药材名称柳穿鱼拼音Liǔ Chuān Yú来源玄参科柳穿鱼属植物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Mill.,以地上全草入药。秋季开花时采集,晒干。性味咸、苦

  •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药材名称异木患拼音Yì Mù Huàn别名大果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大灌

  • 蔓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根拼音Màn Hú Tuí Zǐ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性味《贵州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胡桃花

    《中药大辞典》:胡桃花药材名称胡桃花拼音Hú Táo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胡桃科植物胡桃的花。功能主治泡酒涂瘊子(疣)。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胡桃花药材名称胡桃花拼

  • 苍耳

    《中药大辞典》:苍耳药材名称苍耳拼音Cānɡ ěr别名卷耳(《诗经》),葹(《楚辞》),苓耳(《毛诗传》),地葵(《本经》),枱耳(《楚辞》王逸注),白胡荽(郑玄),常枱(《广雅》),爵耳、耳珰草(陆

  • 青黛

    《中国药典》:青黛药材名称青黛拼音Qīnɡ Dài英文名INDIGO NATURALIS别名靛、靛花、靛沫、蓝靛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