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榆仁酱

榆仁酱

《中药大辞典》:榆仁酱

药材名称榆仁酱

拼音Yú Rén Jiànɡ

别名榆酱(《齐民要术》)。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

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

性味①《食疗本草》:"有少辛味。"

②《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食疗本草》:"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内消之,陈者尤良。又涂诸疮癣妙。又卒患冷气心痛,食之瘥,并主小儿痫,小便不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榆仁酱

药材名称榆仁酱

拼音Yú Rén Jiànɡ

别名榆酱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村的果实或种子和面粉等制成的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ius pumila L.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炮制《纲目》:取榆仁水浸一伏时,袋盛,揉洗去涎,以蓼汁拌晒,如此七次,同发过面曲,如造酱法,下盐晒之。每一升,曲四斤,盐一斤,水五斤。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杀虫。主心腹冷痛;虫积腹痛;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水冲。外用:适量,涂敷。

注意姚呆成《食物本草》:“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食疗本草》:能助肺气,杀诸虫,下气,令人能食。又心腹间恶气, 内消之, 陈者尤良。又涂诸疮癣妙。又卒患冷气心痛,食之瘥,并主小儿痫、小便不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齿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齿苋药材名称马齿苋拼音Mǎ Chǐ Xiàn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来源本品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以

  • 白胶香

    药材名称白胶香拼音Bái Jiāo Xiānɡ别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药的药理学》)。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金缕梅科植

  • 干蟾

    药材名称干蟾拼音Gān Chán别名癞蛤蟆、蟾蜍皮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

  • 柏根白皮

    《中药大辞典》:柏根白皮药材名称柏根白皮拼音Bǎi Gēn Bái Pí别名柏皮(《本草经集庄》),柏白皮(《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已去掉栓皮的根皮。性味《纲目》

  • 褐粘褶菌

    药材名称褐粘褶菌拼音Hè Zhān Zhě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eophyllum subferrugineum(Bark.)Bond.et

  • 巴豆霜

    药材名称巴豆霜拼音Bā Dòu Shuānɡ英文名SEMEN CROTONIS PULVERATUM来源本品为巴豆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粒度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显油性。鉴别取本品约0.

  • 假辣蓼

    药材名称假辣蓼拼音Jiǎ Là Liǎo别名白辣蓼(《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大马蓼(《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叶蓼的全草。夏、秋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

  • 摇钱树根

    药材名称摇钱树根拼音Yáo Qián Shù Gēn出处本品以(木回)树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木回)树,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坚重,造船者取以为柁。叶如檀,秋时梢端结实,如红

  • 大鱼鳅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鱼鳅串药材名称大鱼鳅串拼音Dà Yú Qiū Chuàn别名白鱼鳅串、调羹草来源为菊科秋分草属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 verticillatum Reinw.,

  • 豹肉

    《中药大辞典》:豹肉药材名称豹肉拼音Bào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别录》:"味酸,平,无毒。"②《千金·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