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柏勒儿茶

柏勒儿茶

药材名称柏勒儿茶

拼音Bǎi Lè ér Chá

来源为豆科柏勒树属植物柏勒树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

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6~12米,树皮灰白色。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5~10对,各羽片间有一棒状腺体,小叶多数,条状长圆形,长4~8毫米,宽1~1.5毫米,稍被短柔毛。8~9月开花,穗状花序,长6~8厘米,具总花梗;花下,有香气;下部无性花淡红色或淡紫红色,稍大;上部花两性,多为黄色,较小。荚果集成头状,宽6~13毫米,无毛,暗褐色,呈波状或弯曲,开裂,宿存。分布于广东省。

生境分部生于热带灌丛、热带稀树干草原和过渡森林里。分布于广州。

化学成分儿茶酚、儿茶鞣酸(含量约65.1%),比进口儿茶膏高50%左右。

炮制采取直径5~10厘米粗枝,劈成长宽各2~5厘米、厚为0.2~0.5厘米的小块薄片,放瓦罐或铝锅中,加10倍水煎煮,煎液由棕红色变为褐色,约6~7小时后过滤,滤渣再重复提取1~2次。将滤液合并,在水浴上浓缩即成棕褐色柏勒儿茶膏。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敛疮定痛。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用法用量1.5分。吞服。

复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柏勒儿茶膏0.5克吞服,每日1~2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狐狸尾

    《中药大辞典》:狐狸尾药材名称狐狸尾拼音Hú Li Wěi别名狸尾豆(《广州植物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豆科植物兔尾草的全草。夏、秋采取。洗净,生用或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平卧

  • 大唇香科科

    药材名称大唇香科科拼音Dà Chún Xiānɡ Kē Kē别名山苏麻;野薄荷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唇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labiosum C.Y.Wu et S

  • 一皮草

    《中药大辞典》:一皮草药材名称一皮草拼音Yì Pí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的全草。5~8月连根拔起全草,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不及40厘米。根状茎粗

  • 十字苔草

    药材名称十字苔草拼音Shí Zì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十字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ex cruciata Wahlenb.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黄花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紫堇药材名称黄花紫堇拼音Huánɡ Huā Zǐ Jǐn来源罂粟科黄花紫堇Corydalis bower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功能主

  • 赤小豆叶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遗尿。①

  • 黄颔蛇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药材名称黄颔蛇拼音Huánɡ Hàn Shé别名黄喉蛇(《纲目》),黄长虫、慈鳗(《生物学通报》(3):1,1958)。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

  • 金叶柃

    药材名称金叶柃拼音Jīn Yè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叶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aurea (Levl.) Hu et L. K. Ling[Rapaurea aur

  • 白残花

    药材名称白残花别名野蔷薇来源蔷薇科白残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苦、涩,寒。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