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菊
药材名称杯菊
拼音Bēi Jú
别名小红蒿、红蒿枝
来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杯菊
拼音Bēi Jú
别名小红蒿、红蒿枝
来源菊科杯菊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 O. Ktunz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杀虫。主治急性胃肠炎,中暑,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粉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曼陀罗根药材名称曼陀罗根拼音Màn Tuó Luó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等的根。化学成分白曼陀罗根含总生物碱0.35%,
药材名称蓝花参别名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毛鸡脚、拐棍参、寒草、一窝鸡、娃儿草、雀舌草、罐罐草来源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以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药材名称慈竹茹拼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中药大辞典》:花锚药材名称花锚拼音Huā Máo别名希赫日-地格达(蒙名)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花锚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自基部
药材名称草本水杨梅别名追风七、老五叶、海棠菜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草本水杨梅Geum aleppicum Jacq.,以全草或根入药。夏季采挖,切碎晒干。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
药材名称大叶藻拼音Dà Yè Zǎo别名海带、海马蔺、海草、海带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本草拾遗》,云:“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为眼子菜科大叶藻属植物大叶藻 Zostera ma
药材名称星毛蕨拼音Xīnɡ Máo Jué英文名Prolific Ampelopteri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星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
药材名称长距兰拼音Chánɡ Jù Lán别名水麦冬、舌唇兰、骑马参、龙爪参(《陕西中草药》)。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兰科植物舌唇兰的带根全草。夏季采集,洗净泥土,切段,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豆黄卷药材名称大豆黄卷拼音Dà Dòu Huánɡ Juǎn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发芽后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子药材名称苦壶卢子拼音Kǔ Hú Lú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性味《纲目》:"苦,寒,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