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杓儿菜

杓儿菜

药材名称杓儿菜

拼音Sháo ér Cài

别名耳草芸香草、毛叶草、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耳、大白泡草、倒提壶、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

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二尺。叶类狗掉尾叶而窄,颇长,黑绿色,微有毛涩,又似耐惊菜叶而小,较薄,梢叶更小。开碎瓣淡黄白花。"根据图、文考证类似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cernu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初开花时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烟管头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分枝,被白色长柔毛,上部毛较密。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9-20(-25)cm,宽4-6cm,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和腺点;中部叶向上渐小,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柄短。头状花序在茎和枝的顶端单生,直径15-18mm,下垂,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形不等长的苞片;总苞杯状,长7-8mm;总苞片4层,外层卵状长圆形,有长柔毛,中层和内层干膜质,长圆形,钝尖,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筒状,3-5齿裂,结实;中央的两性花有5个裂片。瘦果条形,长约5mm,有细纵条,先端有短喙和腺点;无冠毛。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山坡草地及森林边缘。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具细纵纹,表面绿色或黑棕色,被白色茸毛,折断面粗糙,皮部纤维性强,髓部疏松,最外一层表皮易剥落。叶多破碎不全,两面均被茸毛。头状花序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花梗向下弯曲,近倒悬伏。花黄棕色。气香,味苦,微辣。

以新鲜、色绿、无老茎者为佳。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感冒发热;高热惊风;咽喉肿痛;痄肋;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结结核;疮疡疖肿;乳牛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含漱或洗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滇南本草》:"芸香草大寒,脾胃虚弱者禁忌,胃寒者忌用,误用令人不思饮食,呕吐。""慢惊不宜服此药,慢惊乃脾气不足,无风可去,无痰可清,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灵寿茨

    《中药大辞典》:灵寿茨药材名称灵寿茨拼音Línɡ Shòu Cí别名降龙木(《陕西中草药》),黑果木、龙须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清风藤科植物泡

  • 胖大海

    《中国药典》:胖大海药材名称胖大海拼音Pànɡ Dà Hǎi英文名SEMEN STERCULIAE LYCHNOPHORAE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来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

  • 地莓子

    《中药大辞典》:地莓子药材名称地莓子拼音Dì Méi Zǐ别名黄帽子、黄刺儿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的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低矮半灌木状

  • 小口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口小金发藓拼音Xiǎo Kǒu Xiǎo Jīn Fā Xiǎn英文名microstomia Pogonatum别名小口杉叶藓、大蒴小金发藓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

  • 包袱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包袱七药材名称包袱七别名小八角莲、半碗水、铁骨散来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Hemsl. et Wils.) T. H. Wang,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生境

  • 水牛皮

    药材名称水牛皮拼音Shuǐ Niú Pí出处《食医心镜》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皮。功能主治《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摘

  • 大叶花椒茎叶

    《中药大辞典》:大叶花椒茎叶药材名称大叶花椒茎叶拼音Dà Yè Huā Jiāo Jīnɡ Yè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茎皮或叶。性味甘辛,无毒。功能

  • 侧柏叶

    《中国药典》:侧柏叶药材名称侧柏叶拼音Cè Bǎi Yè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别名扁柏、香柏、柏树、柏子树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

  • 桦树液

    《中药大辞典》:桦树液药材名称桦树液拼音Huà Shù Yè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北白桦或白桦树干中流出的液汁。5月间将树皮划开,盛取液汁,鲜用。功能主治①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