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春花胡枝子

春花胡枝子

《中药大辞典》:春花胡枝子

药材名称春花胡枝子

拼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

出处《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全草

原形态直立灌木。枝条疏被长绒毛。3出复叶,互生;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微凹或微缺,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长伏绢毛;2次细脉在叶下隆起;顶端小叶长2.5~3.5厘米,宽1~1.5厘米,侧小叶较小;叶柄长达1厘米,被绒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被绒毛,疏花,较叶为短;小苞片线形,较萼筒稍长;萼深4裂,长6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花冠紫或红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溪谷边灌丛中。分布福建、浙江等地。

功能主治治急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春花胡枝子(鲜)二两,用冷开水洗净捣碎,入第二次淘米水(米用冷开水洗)250毫升和匀,绞汁服,每日2~3次。如有恶心呕吐加食盐二钱,大小便不通加鲜乌桕叶五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春花胡枝子

药材名称春花胡枝子

拼音Chūn Huā Hú Zhī Zǐ

英文名all-grass of Dunn Lespedeza

出处出自《全展选编·外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dunnii Schind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春花胡枝子 直立灌木。枝条具疏长柔毛。叶互生,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3.5cm,宽1-1.5cm,先端钝或微凹,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绢毛,叶脉羽状。总大辩论花序腋生,较叶为短;小苞片线形,较萼筒稍长;萼深4裂,长6mm,裂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冠,紫红色或红色;雄蕊10,二体。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溪谷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枝条疏被长绒毛。三出复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生小叶长2.5-3.5cm,宽1-1.5cm,侧生小叶较小;叶端钝或微凹,有短尖,叶基圆形,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长伏绢毛;叶柄长达1cm,被绒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被绒毛,小苞片线形,较萼筒稍长,花冠暗紫红色。气微,味淡。

性味苦;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急性阑尾炎

用法用量内服:鲜品30-60g,绞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耳枫枝叶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枝叶药材名称牛耳枫枝叶拼音Niú ěr Fēnɡ Zhī Yè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枝叶,秋后采。性味《陆川本草》:"甘,温,有微

  • 连翘茎叶

    《中药大辞典》:连翘茎叶药材名称连翘茎叶拼音Lián Qiáo Jī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茎叶。功能主治《纲目》:"治心肺积热。"

  • 滚山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滚山虫药材名称滚山虫拼音Gǔn Shān Chónɡ别名滚山珠、地罗汉来源球马陆科动物滚山球马陆Glomeris nipponica Kishida的干燥全虫。全年可捕捉

  • 伤寒草根

    药材名称伤寒草根拼音Shānɡ Hán Cǎo Gēn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根。药理作用可作驱虫剂。功能主治《广东中药》Ⅱ:"治风毒流注。"用法用量内服:

  • 大蓑衣藤根

    药材名称大蓑衣藤根拼音Dà Suō Yī Ténɡ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粗齿铁线莲的根。全年可采。性味味辛,性温。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风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

  • 天泡子

    《中药大辞典》:天泡子药材名称天泡子拼音Tiān Pào Zǐ别名沙灯笼(《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灯笼草、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常用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桑沥

    《中药大辞典》:桑沥药材名称桑沥拼音Sānɡ Lì别名桑油(《万氏家抄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枝条,经烧灼后沥出的汁液。制法《万氏家抄方》:"取桑油法,鲜桑木捶碎,装

  • 葛根

    《中国药典》:葛根药材名称葛根拼音Gě Gēn英文名RADIX PUERARIAE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

  • 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Hú Tuí Zǐ Yè别名蒲颓叶(《中藏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性味《纲目》:"酸